ericcity wrote:
今天約了幾個朋友一起...(恕刪)


給我騎的話都很慢~"~
ericcity wrote:
今天約了幾個朋友一起...(恕刪)


我有平把公路~彎把,前避登山車,碳纖前叉登山車

我感覺平路、丘陵地-的騎乘效率大約是這樣(零件等級差不多的比較)

彎把100/%,平把公路98/%,碳纖前叉登山車95/%,前避登山車85~90/%

用途不同,登山車是比較慢,騎快較耗體力但是下坡可舒服了~

從武嶺或塔塔加下來,騎彎把可是痛苦的不得了!




幾年前,我騎登山車上彰化七千一,然後繞往從名間松柏嶺方向回家,在半路上忽然遇到一台公路車從我身旁唰的一聲過去,而且這位公路車騎士後面還跟著一位年輕美眉,只不過這位年輕美眉騎的是小綿羊摩托車,應該是陪著男朋友出來練騎的。他們以極為懸殊的速差將我狠狠拋在腦後,就算再怎麼努力追趕,一下子就看不到他們倆了........
我自認為腿力不差,以往參加過很多單車活動也猛刷別人卡,但這次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難道這就是登山車和公路車的差距嗎?那我也弄台公路車來騎看看好了。
--------------------------
買了公路車之後,迫不及待的騎回七千一往松柏嶺路段,發現還是無法跟印象中的那一位神人騎士相比,只不過爬坡真的快了一些,但是體力上也累了一些,肌肉的酸痛程度也多了不少,登山車有許多小的齒比可供選擇,遇到斜坡,不知不覺就會換到讓自己覺得舒服的檔位,慢慢慢慢的龜上山。但公路車的齒比偏大(大盤/飛輪),爬陡坡時即使換到最輕,踩起來卻還是重腳,但速度卻是不差。
常跑山路的話,建議還是買登山車,一來爬坡輕鬆,比較不會軟腳;二來配備粗胎和前避震下坡較為安全,公路車(尤其是較趴的鋁車)下坡真的很恐怖,遇到坑洞和跳動路面更是恐怖........
---------------------------
在版上常看到某某人〝從登山車進階到公路車〞,好像公路車界是更高的單車殿堂,一旦進入便回不去了,公路車和登山車各有擅長,不同路況選擇不同車種,更能享受不同的樂趣,(其實也更為安全)。

johnqsz wrote:
找一台公路車試試看就...(恕刪)


朋友當中沒人有公路車可以借來試試看~~~只有小徑跟登山車~~
如果以同一人騎一樣騎東眼山這路線來說~看各位車友的說法似乎公路車會好一些???
ericcity wrote:
今天約了幾個朋友一起...(恕刪)


小弟自從換公路車後有2個有趣的心得:
1. 最近一次從台中騎到屏東, 一路上的風景一點印象都沒有,
只記得柏油路面一直往後退...

2. 有幾次跟同事(登山車)騎山路, 整路趕羚羊上山......
一路上同事都會問幹麻騎那麼快?
我只能回答: 阿~我就18速而已, 已經最慢了, 再慢只能下車牽車....

另類的思考, 供樓主參考...
我自己有騎過登山車跟公路車
我覺得如果這條山路,你不是靠最輕幾個齒比爬坡的話
公路車會比較快
如果是靠最輕幾個齒比爬坡的話
那還是用登山車好

單車市場近幾年擴大很多,不只車架材質多樣

變速器的改革,也有很大的變化
尤其是飛輪的齒比組合,
公路車爬坡用的28,29,32t,登山車34,36t
連提供給不傷害青少年膝蓋使用的14,15,16t起跳的飛輪都有

所以,選擇變速器的齒比組合是一大重點,先看自己的用途
騎12~25t的公路車和新款有36t飛輪的登山車
有可能,公路車是牽著上山,而登山車率先抵達!!


bigtame311 wrote:
請不要小看女車友.我...(恕刪)


經過幾次經驗~現在看到騎公路車的女車友只能把路讓出來~看著他的背影離去~
fidi168 wrote:
我只能回答: 阿~我就18速而已, 已經最慢了, 再慢只能下車牽車....(恕刪)


這句話說得很對

因為公路車的齒比比較重所以根本沒辦法騎慢

又加上小弟我是寧願抽筋也不願下來牽車的類型

所以就算咬著牙也要撐上去

最近把12-28的飛輪換成11-25

爬坡均速直接上升3....

只是剛換的時候平均心跳也多了15

ericcity wrote:
今天約了幾個朋友一起...(恕刪)

每當家庭日傍晚,騎車到台南高鐵站.

老婆騎小瓜在最前面,腳一直踩個不停.

女兒騎"銀寶X存車"在中間,腳每踩7下後休息3下.

我騎公路車在最後面押車,腳每踩5下後休息5下.

現在老婆換了"平把公路車"以後,

那台小瓜變成買便當車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