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公路車爬坡騎姿想請教大家(急件)

給白馬大一個讚
ddar白馬 wrote:
這部分不是矛盾,而是...(恕刪)

ddar白馬 wrote:
這部分不是矛盾,而是...(恕刪)


白馬兄是我第一個聽到有意願也有能力把這個問題說清楚的人,謝謝!
網路上還有很多前輩如果也可以多多指教,01討論的風氣應該會慢慢好轉。
ddar白馬 wrote:
鋼管車本身有個奇妙的彈性,那時不流行爬山回轉速騎法。
(車子太重,也沒那個條件)
鋼管車時代,有的人形容爬坡上山,是把車"踹上山"。
一腳一腳,腳跟抵下去,配合鋼管車的彈性上山。)


其實盲點非常多

先不管重量如何,車子是剛性越差才越適合迴轉速騎法才對,因為剛性差的話,同樣的力施加於踏板上時,車子變型量就越大,相對吸收踩踏者更多的能量,反而是剛性高的車子越適合在踏板上施加更高力量的騎法。

在我看來以前會流行該踩法應該是和流行的檔位都過重有關係。

如果用物理去分析發現是不好的騎法,但該騎法曾經被大量使用過,那能解釋它的就單純是"流行"了,其實,不是說運動員練出的騎法就是正確,很多不經科學分析所練出來的技巧,跟運動員的"爽度"比較有關,沒經過腦袋思考,騎久了也就養成習慣,成績又不錯就會被別人拿來仿效。而到近代運動科學興盛,由了解力學觀念的科學家幫運動制定一些有嚴謹根據的技巧制度。

至於何者為"正確",我認為後者才是屬於"正確"的方式,至於何謂"正確",在自行車上面指的我想就是"越低的能量浪費,越不容易造成騎者受傷"的技巧吧!
版大可以騎一台單速車爬坡,你會發覺採法跟變速車完全不一樣,進而體會書上描述到的技巧。
用腳去推牆壁,試試二種不同的腳踝角度,哪種好施力?

找了二張PRO爬坡的照片:


當然,我們這種等級遇到陡坡,也只能選擇放放煙火或是下來牽車了。
小弟我也想請教一下
我上短陡坡會抽車上去
長陡坡 比較像是一路龜著踩踏上去

這樣的結果是
以前騎登山車 並不會因為肌肉強度不夠導致抽筋
(上武嶺那次反而是回家後 鐵腿了...)
而公路車一沒力 結果就是小腿抽筋

這樣是因為用的肌肉不對
還是因為騎的姿勢有問題勒....

dgame wrote:
小弟我也想請教一下我...(恕刪)


肌力和檔位之間沒搭配好的問題

碼表有轉速表嗎,路段如果有坡度讓你用最輕檔位都無法保持50轉以上,代表說檔位不適合你...或路段不適合現在實力的你,轉速低於50轉即進入非常沒有效率的轉速範圍了

現在tiagra有出很多大扭力的飛輪,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是可以換

但是平常訓練也許可以使用較小顆的飛輪來訓練肌力,等到比賽時用輕檔位的飛輪會發現健步如飛



你說話越來越像無上濕了...


ddar白馬 wrote:
這部分不是矛盾,而是...(恕刪)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上次去便利商店看到一本騎單車的雜誌,裡面寫的很棒喔!有教姿勢,分二種騎法:1.蟹型,2.蝦型 可以去看一下,我今年騎阿里山就是看這本方式騎的,多少有幫助。
小弟自己對腳跟下踩的體驗是用蹬推的方式去迴轉踏板
沒上卡的時候這種感覺會更明顯
基本上出力的部分比較偏臀大肌吧
有上卡的時候基本上還是帶迴轉
遇到十幾趴陡坡迴轉帶不起來抽車又沒力的時候這種踩踏方式也很好用
基本上我也是覺得沒什麼抵觸
騎個一兩百公里以上加山路的路線
你自己可能會發現更多書上沒提過的踩踏方式
我是覺得身體就是最好的老師~~等你騎到全身無力又要HOLD住姿勢的時候
你自然就會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種方式
化繁為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