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ar白馬 wrote:
這部分不是矛盾,而是...(恕刪)
ddar白馬 wrote:
鋼管車本身有個奇妙的彈性,那時不流行爬山回轉速騎法。
(車子太重,也沒那個條件)
鋼管車時代,有的人形容爬坡上山,是把車"踹上山"。
一腳一腳,腳跟抵下去,配合鋼管車的彈性上山。)
其實盲點非常多
先不管重量如何,車子是剛性越差才越適合迴轉速騎法才對,因為剛性差的話,同樣的力施加於踏板上時,車子變型量就越大,相對吸收踩踏者更多的能量,反而是剛性高的車子越適合在踏板上施加更高力量的騎法。
在我看來以前會流行該踩法應該是和流行的檔位都過重有關係。
如果用物理去分析發現是不好的騎法,但該騎法曾經被大量使用過,那能解釋它的就單純是"流行"了,其實,不是說運動員練出的騎法就是正確,很多不經科學分析所練出來的技巧,跟運動員的"爽度"比較有關,沒經過腦袋思考,騎久了也就養成習慣,成績又不錯就會被別人拿來仿效。而到近代運動科學興盛,由了解力學觀念的科學家幫運動制定一些有嚴謹根據的技巧制度。
至於何者為"正確",我認為後者才是屬於"正確"的方式,至於何謂"正確",在自行車上面指的我想就是"越低的能量浪費,越不容易造成騎者受傷"的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