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車若是7kg的重量,輪組不是太重的情況下
要從0~30km/h,以一般人的腿力大約是34/15或50/22是可以勝任的
當然,50/22還是略為重一些
而在11-28的飛輪中,22已經是第8盤,有點斜度了
而15是第5盤,破30km/h之後,
可切到14或轉用大盤繼續加速,看是在市區或郊區而定
若是遇爬坡,當然是退17,19
若是車重9kg,較合適啟動的齒比就是34/17或50/25
但這個齒比只能踩到接近30km/h,一定是比較快就換檔
如果是用11-32的飛輪,25是第8盤,這斜度可以騎
若是11-28飛輪,應該就不宜用大盤啟動
理論上的差異,有心人可以繼續討論
但實際上的騎乘狀況,看自己本身與車的條件而定
我是用小盤啟動居多!!
用大盤啟動者,不是車重量輕更多,就是腿力夠強...
問題是,騎乘者當時的腿力是否可以維持大圈踩踏! 還有,可以撐多久?
也就是說,與其使用50/25慢慢的死撐,不如使用30/15拉迴轉速還比較有利!
因為大腿畢竟不是機器,會因為乳酸的囤積而疲倦,心臟更會因此受到衝擊!
以一分鐘的行進距離來比較看看,相同的坡度與騎乘者條件下,50T的踏頻通常較30T低,我們假設只差10rpm
50/25,踏頻60rpm,60rpm*50T/25T*2.133m=255.96m/min
30/15,踏頻70rpm,70rpm*30T/15T*2.133m=298.62m/min
也就是說,用較小的大盤30T反倒比50T多前進42.66m
這還是保守數據,許多騎公路車的車友,應該有過爬坡時被騎登山車的車友"刷卡"的經驗,
主因就是:爬坡時,輕踩高踩踏迴轉數易維持低輪轉慣性,重踩低踩踏迴轉數不易維持低輪轉慣性!
所以,不能光看傳動比例,還要考量騎乘者的腿力與踩踏頻率是否充足!
Stallings wrote:
隨便,以方便為主。倒...(恕刪)
chaosmicro wrote: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大概...(恕刪)
完全同意.大盤對第8飛輪斜度還好.不會有過斜的問題.
我自己平路是用53-21起步.比起相近的39-15
因為53-21接觸鏈條面積大.所以鏈條張力比起39-15還要低.
所以用39-15踩踏做的功比53-21會散失多一點到增加的張力那邊.
實際上定速騎乘時差異不大.
但起步稍微感覺的出53-21比39-15反應性好一點點.
尤其是一起步馬上用盡全力加速重踩比較感覺的出來.
但只是很細微的差異.
只是順順騎是幾乎感覺不出差異的.
至於很多人把焦點放在斜度.
我只能說不要用到第10和第9飛輪最大那兩片.
就不考慮斜度的影響.偶爾用到非常態性也還好.
這是我自己真實騎乘感受.
或許有人不會認同.
不過我還是會繼續53-21起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