橢圓大盤的應該不是以硬度計算而是以踩踏的效率計算因為不是正圓,而踩踏時應該是屬大盤的直徑區域不同所產生的力距不同有如槓桿原理,只是踩踏時不時改變力距有如90度踩時如53T,45度踩時有如49T的作用因踩踏時角度不同時所產生的作用力不同而去調整踩踏效率如要比硬度可是是老鋼管使用的鋼盤踩踏效率更佳(但是較重)
謝謝你的表格 , 我在發文前也有爬文到 , 也許是我胡亂猜想吧 , 那些測試值是不是指從左/右側曲柄測試到的強度而但不一定單指齒盤片之強度 ,所以才想針對單純 ' 齒盤片' 的硬度差異作經驗徵詢 , 而也正因表格中105的數據太好了而奇想保留原105之曲柄而只換齒盤 .不過閣下豐富的使用經驗已大概給了我答案 , 即齒盤的差異並不會有明顯的感受 , 倒是您對橢圓盤的評價卻頗有玄機 , 其時我知道它應該不是以提升速度為目的 , 但您所謂的有FU 是否正是此類產品的目的呢 ? 只要它能使劃圓動作順暢些那麼就能獲取一些省力的優點 , 長途騎乘後效益應該也蠻可觀吧 , 除非您所謂的FU不是我以上所述而純粹只是心裡上的自我安慰 . 謝謝您的資訊 .
ggchao wrote:謝謝你的表格 , 我...(恕刪) 齒片?我再告訴你,105 5600標準盤裝上7800/7900的齒片踩起來根本一樣Save your moneyddar白馬 wrote:老鋼管車的車架五通剛...(恕刪) 說真的,以前那種非一體式大盤,說剛性多好,先天就沒救了,爬坡低頭就可以看到大盤Twisted
其實我就是才剛換過 TOKEN 的陶瓷BB , 前幾天第一次試騎只短騎一小段平路沒有特別的感受 , 但昨天騎了登輝大道的長坡後才覺得真的有些效喔 . 在換BB之前也是爬了許多文 , 也是評價不一, 有人無感有人說讚 , 還是自己去試最有效 ( 當然要花代價的啦 ! ) . 所以現在又貪心的把腦筋動到大盤上 ,看看能否又有新的驚喜 .
ggchao wrote:其實我就是才剛換過 ...(恕刪) 輪組跟卡鞋的嫌疑其實很大。你以為跑3很夠嗎?卡鞋又是什麼等級的?有沒有起碼的撥片固定扣具設計?等你都用到一個級數以上的東西,才會發現原來腳軟
2天測試都使用同一組功率計,只更換齒片校正功率計斜率設定,測試前校正準確度-1%左右。測試結果橢圓盤似乎比較有效率,在90mins的TEMPO訓練當中,迴轉圓盤86rpm vs 橢圓盤87rpm ,圓盤211w vs 橢圓盤216w ,而心率方面反而是圓盤167bpm vs 164bpm。使用圓盤測試 Tempo 90mins 211w 86rpm 167bpm使用橢圓盤測試 Tempo 90mins 216w 87rpm 164bpm
偶素把FSA SLK大盤腿曲柄和RIDEA滿橢圓盤合體看看最軟和最硬加在一起會不會有-,-得+的感覺結果只有增加爽度而已......OOXX給您參考最後發現是車架五通處太軟....錢花太多了就算了...反正老朽屬於肉腳慢騎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