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問 ] 瞎貓前後輪為什麼有差 ?


givemelightbike wrote:
因為它不是控肉???...(恕刪)


大大見解
請問大大手編輪蜘蛛網編法能騎嗎?有差別嗎?
在二輪工坊單車看到實物
咖啡微甜 wrote:
我想妳的問題應該是更單純,單純欣賞後輪編法的美感,疑惑為何前輪用這麼醜的編法吧
前輪的編法,是最簡單的直拉式編法,好處是破風性強,較少產生亂流(剛好適合前輪的需求),缺點就是鋼性會比較弱,所以也只適合在前輪,也是目前大部份輪組前輪仍然使用這種編法的原因。
簡單就是美,我覺得前輪用放射編法是最好看的
前輪搞什麼交叉我實在無法接受
token0417 wrote:
大大見解請問大大手編...(恕刪)


你說的可是這種玩意兒?


這是惡搞,能騎,但是說穿了還是惡搞...
傳統上有一種鋼絲上綁鐵線再上焊錫(tie & soldering)的做法,看似比較專業,但對自行車輪組有深入研究的Jobst Brandt先生(The Bicycle Wheel一書的作者,這本書雖然以理論分析為主軸,但若對手編輪有興趣,這本書非常值得好好研讀),早已做過實際測試證實綁線、加焊錫、裝補強片等方式並不會增強輪組的剛性,唯一的好處是斷鋼絲時不會卡到車架,可以繼續撐到支援車來。

The Bicycle Wheel(已絕版,但Google大神可以幫忙找到...)


咖啡微甜 wrote:
樓上的高手,已經作了超級專業的解說。
簡單的說,越高階的輪組,排除順暢度不討論,剩下的就是強度與重量的問題。
我想妳的問題應該是更單純,單純欣賞後輪編法的美感,疑惑為何前輪用這麼醜的編法吧
前輪的編法,是最簡單的直拉式編法,好處是破風性強,較少產生亂流(剛好適合前輪的需求),缺點就是鋼性會比較弱,所以也只適合在前輪,也是目前大部份輪組前輪仍然使用這種編法的原因。
至於後輪,因為負荷較大,還要考慮傳送動力的效率問題,所以會有不同的需求,各家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妳的問題並非無法可解,只是要付出太高的代價,投資報酬率划不來啦


我覺得前輪放射狀不至於會醜啊,反而不喜歡留白太多的G3編法...
沒有交叉的編法稱做放射狀(radial)比較合適,"直拉式"(straight pull)指的是鋼絲沒有彎頭的設計,小囉唆一下請別介意
前輪不管用何種編法對剛性的影響都不大,重點是鋼絲的數量和花鼓耳的間距,而後輪因為有飛輪的關係,為了要在剛性、鋼絲張力、重量、耐用度這幾個條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就要比前輪多用一些花招了~
其實2:1編法也沒有一舉解決後輪所有的問題,只是傳統編法之外的另一種折衷方案。就像Shimano曾經主打成對鋼絲(paired spoke)的輪組(ex. WH-7700),後來沒梗了,還是回歸基本。

順便一提,手編輪也可以玩類G3編法,用普通的32孔輪圈和24孔花鼓,輪圈上每編3孔就跳1孔,但是要想辦法把輪圈上沒用到的孔給蓋起來。

Stallings wrote:
簡單就是美,我覺得前...(恕刪)

很多花鼓是不能做放射式編輪,想編輪前請看各廠技術手冊!
美不美是一回事,安不安全又是一回事。 你會選哪個???

peace
Stallings wrote:
簡單就是美,我覺得前輪用放射編法是最好看的
前輪搞什麼交叉我實在無法接受

前輪沒交叉側向剛性都......恩。
公路車影響或許小一點,
頂多就是煞車還有高速下坡過彎有感覺。
越野車真的就沒辦法這樣搞,前輪沒交叉,
那個碟煞按下去就準備爆炸吧.......

已經忘記在哪邊看到了,
以前有一篇關於前輪編法的研究。
主要是無交叉,1交叉,2交叉,3交叉.....
這些編法對於側向剛性的影響與比較。
重量與剛性最佳的評比是2交叉,
用1交叉還不如無交叉。
無交叉,說起來也省不到什麼重量。
手編輪我個人還是認為有交叉好一點,
廠輪就沒辦法了,看看廠商端出什麼菜。

以campy G3編法來說,
個人會比較喜歡fulcrum racing的編法。
起碼鋼絲幅條是均勻分佈在輪圈上的。
ddar白馬 wrote:
已經忘記在哪邊看到了,
以前有一篇關於前輪編法的研究。
主要是無交叉,1交叉,2交叉,3交叉.....
這些編法對於側向剛性的影響與比較。
重量與剛性最佳的評比是2交叉,
用1交叉還不如無交叉。


關於輪組的側向剛性,早期Damon Rinard有做過一些測試(http://sheldonbrown.com/rinard/wheel/index.htm),其中得出的結論中最有用的、也破除一般迷思的是:鋼絲張力越高,側向剛性並不會越強。但是編法對剛性的影響,因為受測的樣本數不夠多,Rinard認為他沒辦法找到一個確定的關係。
不過我最近發現這篇關於自行車輪的學術研究,分析編法對輪組耐用度的影響(Bicycle Spoke Patterns and Spoke Fatigue),還沒時間細讀,等看完再來發表讀書心得吧~

givemelightbike wrote:
你說的可是這種玩意兒...(恕刪)

哈哈哈哈 真的很醜耶~
要騎這個框我想就開車就好了呀xD
givemelightbike wrote:
你說的可是這種玩意兒...(恕刪)
蜜麻花

valeriowu wrote:
很多花鼓是不能做放射式編輪,想編輪前請看各廠技術手冊!
美不美是一回事,安不安全又是一回事。 你會選哪個???
我目前還是比較喜歡廠輪
廠輪前輪好像絕大部分都用放射法
ddar白馬 wrote:
前輪沒交叉側向剛性都......恩。
公路車影響或許小一點,
頂多就是煞車還有高速下坡過彎有感覺。
越野車真的就沒辦法這樣搞,前輪沒交叉,
那個碟煞按下去就準備爆炸吧.......
呵呵,我少打了一些字
想說這篇是在討論公路輪,就沒寫太清楚
2:1 G3編法只是鋼絲拉力平均側向應力非有加強,2X及3X側向較強,交叉處要互相撐住有花鼓加大效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