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叉裁管墊圈留一個? 短頸鹿反而不安全?


Bull1688 wrote:
TrekAlways...(恕刪)


讚!!!有你真好
感謝提供正確方式
土城加藤鷹
Bull1688 wrote:
Trek

Always place at least one 5mm spacer below the stem. This spacer
rests on top of the bearing cover, which also must be at least 5mm in
height. Alternately, do not place a spacer group that exceeds 40mm
in height collectively underneath the stem. With a carbon steer tube,
always place at least one 5mm spacer above the stem and below the
top cap.


大感謝


依PDF的圖示
豎管高度似乎要比龍頭高?



2013 TREK 戰馬的確有奉行這指示
以一般頭碗上蓋下方的錐形設計來看
這上蓋不是下緣較短
就是豎管要裁得和龍頭等高?


Bikes Of The Peloton :: 2013 ProTeam Rides


補上心得
po文不久我把前叉豎管裁了
龍頭一樣壓到底位置
差別只是有無裁管及擴張器位置

經過平路及爬坡試騎
"明顯"感覺龍頭接豎管處剛性變高
應是擴張器位置補足強度
以往拉把空空的感覺不再
爽度更高

如樓上左圖所示
龍頭上方多一個3~5mm墊圈的話應該更好
因為龍頭鎖固位置一樣在擴張器範圍內

但是就"管材"來說(前叉豎管)
龍頭上方無任何墊圈,管材還要下降3mm,等於是鎖在管材切口處(強度降低)
樓頭上方有3~5mm墊圈時,龍頭的鎖固位置等於是在管材本體(無缺口處)


一折 wrote:
如樓上左圖所示
龍頭上方多一個3~5mm墊圈的話應該更好
因為龍頭鎖固位置一樣在擴張器範圍內

yes
我上方有留5mm墊圈
龍頭夾滿比較安心
有自己動手過的應該就知道我再說什麼
任何材質的圓管來說應該都一樣
夾在管材"切口"處和夾在管材"本體"
兩者的強度差異是很大的
他主要是想表達龍頭要和擴張器對鎖吧?

對鎖前叉內外受力,

没對鎖到單邊受力反而容易斷。
一般的建議是前叉豎管裁到龍頭“上方”2~3mm, 然後加上5mm的墊圈迫緊

絕對不建議豎管裁到比龍頭低,甚至齊平也不行
千之雷 wrote:一般的建議是前叉豎管裁到龍頭“上方”2~


yes
bububull wrote:
補上心得po文不久我...(恕刪)


現在越來越多龍頭迫緊器都已經輕量化到只能提供足夠的龍頭/頭碗預壓而已。

龍頭鎖固的地方是上柱不是迫緊器吧...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