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olute_safari wrote:
這是小弟最近在日本單...(恕刪)


DEDA ZERO這龍頭我買了4個了,不同顏色及長度,台灣消費者還真是弱勢啊,

好像應該去問問政府單位,這種問題問代理商我猜想都是這種官方回答的。

建議樓主可以去問問商檢局看看
台灣有代理商存在的感覺嗎? 應該叫「貿易商」還差不多~

個人認為龍頭是僅次於車架和前叉另一個攸關安全性的零件,
騎乘過程中如果龍頭前蓋斷裂支解, 應該跟前叉斷裂產生的危險性不相上下.

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資料
http://www.meti.go.jp/english/press/2013/0315_01.html

事件還在調查中, 但已經發生兩起輕傷事故, 事故發生可能原因如下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is now under investigation, but it is thought that the weight imposed by repetitive use broke a clamp in the product in question, leading to the accident.

簡單來說在台灣買東西生命安全要靠自己~
「人還活著但心已死去,這是生命的悲劇。」
我看COLMAX的回覆意思是說他們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
然後就扯市場的貨源問題
根本就文不對題打哈哈

iwasafool wrote:
很久以前就有31.7...(恕刪)

iwasafool大感謝你提供的照片,真的很恐怖差0.1mm竟然差這麼多~
更何況是龍頭前蓋厚度的變更


my5360 wrote:
歌美斯的回答不意外,...(恕刪)

唉,如果他們提供的後續保固是這樣,那消費者買水貨就好了。
何必多花了錢,代理的產品出了事後又不想面對。
掛在天空看星星 wrote:
DEDA ZERO這...(恕刪)

嗯,倒是可以詢問看看商檢局 :)
目前日方有承認公告,台灣代理無任何正面訊息回應。
小弟好奇...如果這期間真的有車友在原廠所謂的正常情況使用下不幸出意外受傷了,那該位車友能向代理商提出告訴嗎?


maxlynch wrote:
台灣有代理商存在的感...(恕刪)

maxlynch大,感謝你提供的訊息,可以再研究看看。
就是因為關係重大,代理又沒給正面的回應,所以小弟才在01告知大家這個結果,請大家多留意。
只希望歌美斯內部有看到這篇文,能對此事再做進一步的處理。


HammerAthlon wrote:
我看COLMAX的回...(恕刪)

HammerAthlon大,您說的就是重點了!
這不是一個追根究柢探討貨源的問題。是代理的產品設計被證實有缺失,有沒有重視消費者權益的問題...
連續得到3次這種答案,真的很錯愕
我來平衡一下好了

基本上歌美斯之流的代理商是B2B 不是B2C 這類代理商的下游客戶不是消費者,是店家

所以正常的流程是懷疑自己龍頭有問題或是需要保固時窗口是 消費者→店家→歌美斯
並不是消費者→歌美斯

公司貨原本就不需替水貨擦屁股
要便宜時找網拍、水貨買
要服務保固才回頭找公司處理

代理商不是冤大頭

提出購買證明或是收據發票都可,不是一句我哪知道跟誰買的帶過
國內曾有消費者網拍購買某知名義式品牌龍頭,後來斷裂找代理商索賠才發現是山寨的案例

按程序 白紙黑字 提出正式管道的購買證明
代理商不處理時再來批判吧

誰知道你手上的是正品 贗品 還是二手品
簡單明瞭!!
我支持您的論點...

i love apple wrote:

我來一平衡一下好了

基本上歌美斯之流的代理商是B2B 不是B2C 這類代理商的下游客戶不是消費者,是店家

所以正常的流程是懷疑自己龍頭有問題或是需要保固時窗口是 消費者→店家→歌美斯
並不是消費者→歌美斯

公司貨原本就不需替水貨擦屁股
要便宜時找網拍、水貨買
要服務保固才回頭找公司處理

代理商不是冤大頭

提出購買證明或是收據發票都可,不是一句我哪知道跟誰買的帶過
國內曾有消費者網拍購買某知名義式品牌龍頭,後來斷裂找代理商索賠才發現是山寨的案例

按程序 白紙黑字 提出正式管道的購買證明
代理商不處理時再來批判吧

誰知道你手上的是正品 贗品 還是二手品)
多注意一點
不管是甚麼牌子的龍頭
鎖龍頭前蓋時記得前蓋上下空隙要平均(Easton EA系列有些例外)
我就看過車店用很專業的扭力扳手
但是卻都沒注意到上下間隙差很大...
講難聽一點,扭力板手根本是用好看的
既然有平衡,小弟來有所本的抱怨一下好了......
i love apple wrote:
基本上歌美斯之流的代理商是B2B 不是B2C
這類代理商的下游客戶不是消費者,是店家
所以正常的流程是懷疑自己龍頭有問題或是需要保固時窗口是
消費者→店家→歌美斯
並不是消費者→歌美斯

基本上車友說得沒有錯,但是問題來了.....

DEDA的產品在日本販售,
也是透過日本當地的代理商處理。
日本代理商,當然也是對商店(經銷商),
也就是所謂的B TO B。
然而日本代理商怎麼處理??
就公開告知消費者,
還有詳細的龍頭蓋新舊版的差異。
並請2006年夏~2013年1月間有購買Deda zero100來更換。
網址參考
http://www.riogrande.co.jp/news/node/17684

DEDA都公開給日本市場舊換新了,
上游又不是不認帳,代理商趕快處理當然很好。
阿台灣勒??
是台灣消費者比較細漢??
還DEDA不在乎台灣市場??
歌美斯連這種消息都還要消費者寫信提醒,
真的是很讚的代理商。
我想大概DEDA忘記這個代理商了.....

小弟我在自行車店工作過啦~
車上剛好就一隻Deda zero100 11cm黑色的,2007年買的。
這隻貨還是我自己親自叫的。
和歌美斯往來不多,每次都是令我難忘的回憶,
最後只選一些耗材消耗品來賣,
有保固問題的根本不敢碰。

當人家說水貨沒保障,歌美斯的公司貨怎麼保障的?
輪組,台灣國民輪組,跑零和瞎貓。
水貨價格便宜,交期快。
歌美斯,一組輪組定下去近半年才交。
萬一輪組壞掉,水貨商還自備鋼絲與輪組,一星期完修勒~
歌美斯......對不起,按規舉六個月。
三司達保修等料4個月,很多人就罵翻了,
現在三司達已經進步到備料備框了.....
歌美斯勒?

小弟很樂意找店頭經手處理,
但面對一個連自家產品出包都不願意好好說明的代理商.....
一整個狀況外。
還能說什麼勒??

有些代理商的公司貨,
真的不要買,真的沒有保障。
白馬大把我想講的都講完了
就不贅述了

同樣都是代理商的東西,日本代理商都有公告
到了台灣,就變成不同批次或是說用料不同/製程不同
好像食品業,汽車業也是這樣講 很耳熟....

ddar白馬 wrote:
既然有平衡,小弟來有...(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