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list wrote:
恩恩
我還以為只有三盤的小盤跟大盤會有這個問題
沒想到雙盤的也會有
所以我應該說是
雙盤的重複檔位沒有三盤那麼多了
最近也在考慮要雙盤的還是三盤的公路車
因為不知道我的腳力夠不夠
因為我體重很重
我174 88 爬貓空恆光橋上到杏花林24min 風櫃嘴46分 巴拉卡55分
騎的是451小折
貓空跟風櫃嘴都用到三盤在騎了
巴拉卡大部分都是二盤最輕在騎
一小部分比較陡用的是三盤
現在小摺的齒比是52 42 30 飛輪 11-25
考慮到小摺的輪子小
踩起來更輕腳
不知道公路車雙盤騎起來的感覺是小摺的哪個齒比呢
我可否勝任呢?
公路車輪子細車輕可以彌補齒比的差距嗎?
雙盤的變速是比較方便
爬坡就小盤就好
平路就大盤
三盤的好處是齒比範圍大
更綿密
可是有時候爬坡會有不知道要用小盤爬還是三盤爬的困擾 @@
小弟的換車歷程
美利達520登山車-->美利達105三盤公路車-->捷安特TCR SL2雙盤公路車
就性質接近的兩部公路車來比較,以現在的我去回顧,我覺得雙盤的就夠了
不用擔心齒比不夠,因為我已經可以騎SL2上武嶺,最小齒比34-27
====================================================================
至於體重問題,小弟覺得您的體重稍重但還不到太重,可以先朝減重方向努力
騎乘表現會因為您的體重下降而有所提升,但也不是完全只看體重,如果沒有
正確訓練,就算體重下降了也依然達不到理想表現,給您一個隊友的數據參考之
【175cm 64kg 楓林橋-->風櫃嘴 28mins(眾多車友中只算中等實力)】
====================================================================
三盤車不一定就是綿密,應該說他可使用的齒比範圍比較大,同時也有很多檔位重複
,當你實力提升以後有些齒比你幾乎用不到,可是三盤的重量依然存在,反而增加
自己的負擔。
====================================================================
公路車的確有輕量的優勢(相較於一般小折),但不代表無敵,舉凡每年固定
的登山賽事(3P、武嶺..etc),騎公路車下馬牽車的比比皆是,沒有足夠的體適能
,就算給你一級公路車一樣是慘兮兮,正確的訓練,給自己安排操課表,自然就能
看到努力後的回饋。
linklist wrote:
謝謝大大熱心回覆,那小弟想要請教一下關於訓練的課程 是否有可以參考的呢?
我自己現在安排是一天平路一天山路再一天平路 然後休息一天 大概每次都是三十公里而已
有感覺到休息完的隔天腳會更有力 可是進步跟減重還是很慢
您說的28分鐘是中等實力 實在是太驚人了 當然身材體重也差很多
我應該先從減肥做起才是~~
訓練課程不是我的專業,為免誤人子弟,還是請您另外請教其他高手
不過給您一個觀念
要減重就要先減脂,要減脂就要練有氧(這部分請爬文)
另外,體能的進步在於訓練的強度,換個簡單的說法
就是能讓你爆心跳的強度,但有強度的訓練是不會讓你
減脂(通常都在無氧區間)。
每天30km的訓練,拉強度也是可以讓你缺氧嘔吐,重點還是在訓練的科目
例如:迴轉、間歇..etc
此版是開箱文,歪樓到此就好,其他樓的討論有很多跟訓練有關,可以多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