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aoran wrote:
我認為關鍵還是胎壓
自行車如果要漏到汽車胎壓以下的話
應該要非常非常久吧
應該也沒有人會這樣實驗
胎壓影響沒有胎皮大
以轎車輪胎來說
胎壓40PSI左右 漏氣速度約是1PSI/每月
我自己有經驗 就算自行車胎降到40PSI以下
降壓速度仍然是汽車的數倍
Socrates boson wrote:
分子量越大 分子體積通常越大才對
分子大小通常也不影響壓縮難度
CO2好壓縮(蒸氣壓低)是因分子內電荷非均勻分布 讓分子間有較大的吸引力 所以比較容易聚成液態
另外純氧是很危險的氣體 會讓燃燒速度增加數倍 很多金屬在純氧中都能被點燃
千萬不要拿純氧灌輪胎呦
isohera wrote:
大氣中最好取得的不就這三種氣體?
isohera wrote:
另外CO2是非極性氣體,只靠凡得瓦爾力
O=C=O為直線型,所以CO2為SP
鍵角:180度
國中理化都有教,我怕我記錯剛還去翻一下
isohera wrote:
甲烷是氣體,戊烷常溫下就是液體了
原因也是分子量
isohera wrote:
汽車我沒把握,因為我只試過機車
一樣是無內胎式的.
今天打到55,過兩天就掉回32~40
isohera wrote:
甚至我的備輪,不知道放幾個月了也還有5Xpsi
我才會很肯定的跟你說,消氣速度跟壓力有關係
isohera wrote:
水有氫鍵還要解釋嗎?
氫鍵1~10 kcal/mol
分散力 < 1 kcal/mol
同樣是用分散力的分子
才能用分子量比較
isohera wrote:
對對 我頭殼有洞 這樣比較快
有洞還會有殘壓3x PSI?
isohera wrote:
我們兩個舉自身的例子給他看
isohera wrote:
他還在鬼打牆.......直接丟進黑名單懶的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