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TCR ad3的車主們,謝謝

我覺得問題應該不是在2015 TCR AADVANCED 2上,說實在的騎台17,最遠騎到布袋漁港再騎回來
大部分都騎到南鯤鯓,去程逆風都25~30,回程30~40,均速雖然不到30,對假日騎士而言,一點都不算慢了。
我本身也是剛入門公路車不到一年的假日騎士,假日練騎的路線也剛好跟版主一樣,從台南安平騎台17線到布袋漁港折返回來,路程剛好突破100K。雖然我騎的不是2015 TCR AADVANCED 2,我騎的是2015 Propel Advanced Pro2,可是我騎乘的均速跟版主差不多,一樣是去程約25~30,回程30~40。可是一路上多半是我超別人的車,鮮少被別人超過。
我前幾天參加12月7日輪躍台南經典百K自我挑戰時,我花費的時間是2:45:23,均速??
這個成績,是我追著領先集團拼命騎,騎出來的...當然跟著集團破風騎,絕對有比較省力XD
所以,我的結論是,版主可能跟的是職業選手級的車手騎的XD
不然的話,就是版主的馬錶有問題...


garynets wrote:
還有請教
假日新車手均速在30算休閒騎嗎?(不是百k)
這裡是指單車社團都標榜25~30休閒騎

公路車平路無風隨便踩就25以上了
不超過30確實是休閒騎 ^^

但如果是均速30那就不見得是休閒騎了
我騎河濱某路段往返,全程20公里
路況許可時我都全力提速
目標放在時速35左右
但騎完後通常也破不了30

所以重點是看是否為全程
是否包含休息暫停、或不得不停下來的情況
還有騎的路段(河濱要均速30...那真滿神的)

garynets wrote:
我是指我跟在其他車友後面,看他們大盤跟飛輪掛在跟我一樣位置
他們踩一圈我也是踩一圈
我卻距離會越拉越遠

版大的TCR ADV2是CT盤配28T飛輪
如果人家是標準盤配25T飛輪呢
距離當然會越拉越遠啦

要是人家用板輪在騎平路的話
TCR ADV2的P-R2更是只能一邊玩沙去了

如果上卡的話會進一步拉開差距
不過短程的差異有限
但距離拉長就差很多了
上卡效率高、可以運用更多不同部位的肌肉
我自從上卡之後就回不去了


真的!
河濱如果是說巡航有30還滿正常的
但整趟騎均速30以上根本很難

扣掉一些彎,路窄的地方,或是遇到人要超車有的沒的
速度就降了
不過騎到現在能一次50~60K不落地
全程均速25~26左右我已經很滿足了XD

internetlin wrote:
版大的TCR ADV...(恕刪)
我也是騎2015 ADV 2,也住台南,也是假日新車手.
冬天騎台南-->南鯤鯓有時風大只能20~25
而且大約20~30公里就想要小休一下(年紀大了)
版大均速30,真的很強了.
請問這樣來回休息幾次呢?
vin958 wrote: 樓主,應該可以考慮加入職業車隊。 ...(恕刪)


偶也是復健
SCR2均速20而已
單日25k就很累了
剛牽上路不到一周的新手
簡單說就是齒輪比不一樣,可能輪迴轉速也有一點點差別!

舉例,迴轉90和91,一分鐘只差一圈,或每一圈只會相4度,誰看得出來呀?當然會誤以為迴轉速相同!

請問你有辦法緊緊「盯」住別人的腳嗎?

行進間不可能,總是用餘光瞄而已,而這樣就會出現誤差!距離就會拉開!是正常的!

----
再來!你又踩到車友的地雷了!獨騎均速30km/hr又可以騎到80km以上!

對大部份的車友已經是一個相當夢幻的數據了!

但用字遣詞稍有不當,在這邊就會被酸到不行!

這些酸友們其實看你的po文也知道你的意思!但就是要緊咬你誤以為的「均速30」這個問題!

沒辦法!政黨惡鬥太久,名嘴文化盛行之下的產物就是這樣!







garynets wrote:
請教2015 TCR...(恕刪)
mpz10whale wrote:
簡單說就是齒輪比不一...(恕刪)


在這裡沒被酸就有問題囉,我不會放在心上
因為會來這回文的都是有點水準的高手
所以我才會來這請教啊
一趟出門公路車80k以上很正常啊
我也已經更改過了內容
前輩還是沒看討論內容
誰叫我敘述的不太清楚
是小弟的錯
因為均速30對新手真的很難。
不過我也沒吹噓自己多強之類的話
我只是覺得要不要換輪組跟上卡
因為爬文原廠輪組好像是入門款
而其他車友輪組都有換過

不過台17高手真的很多
我是沒辦法一直跟著
不過那些高手刷過我的時候是一直一路都保持在30以上
然後消失在我眼前

上星期一位大哥要我跟在他後面
那時我的碼表是33
他還一直在等我
他真的很輕鬆,他一直在跟我說話
33只是他起步的時速
我都累死了
結果他越騎越快,消失了

還有我休息3次,一次停下來吃早餐
清晨剛睡醒沒什麼力,去程都比較慢
到目的地休息個5分鐘喝水休息一次
回程停下來7-11吃巧克力喝水3分鐘



Daniel老師 wrote:
我覺得問題應該不是在...(恕刪)
我想我的確是有點誤解版大發文的用意,在此向版大致歉一下。
我相信版大發文的用意,應該是真的想多了解一下如何在公路車的世界享受騎乘的樂趣外,又能追求更好的成績與進步。

的確,均速30以上騎乘80~100K以上的距離,是大多數假日騎士車友們想追求的夢想。
看仔細版大的解釋後,我想我大致上了解版大真正的問題了。
首先,均速30K與巡航速度30K是不一樣的。
要達到均速30K,在騎乘的過程中,你看到的錶速,大致上要在33K~35K以上。因為騎乘過程中,遇到紅綠燈或突發狀況要減速或停止。減速或停止再加速時,都會將均速往下拉。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會在非週日的早上抽一個半小時練40K來回。主要騎乘路線是安平到高雄情人碼頭來回。為了要達到均速30K,真是吃足了苦頭。在今年10月前,我的均速一直只有26~29K,從未超過30K。
一直到我上卡及換車後,均速才突破了30K。

甚至剛上卡後,因為還不適應上卡的踩踏姿勢與肌肉用力技巧,均速還曾一度下滑,搞得自己信心全失。
不過咬牙撐過去後,終於找到上卡採踏的技巧;當然,在苦練的過程中,心肺功能與肌力也增加了。
後來週日加碼練安平~布袋鹽山100K來回,練長距離的耐力。不過前幾次的100K均速也只有27~29K,
從未超過30K。

版上其他的高手們也已討論過齒比的問題,在此我不再贅述。2015 TCR ADVANCED 2已是一部不錯的車了,建議你再練一陣子,將腿力及心肺功能練強一點,到時候要換輪組、上卡,比較能騎出明顯的差距。我自己也是這樣子的,我先騎Anyroad 0從今年一月騎到10月才換Propel。


先上卡,再看你需要跟騎乘路線來換輪組,我換r-sys slr爬山很有感

平路也很有感 XD 陽金3p北海岸逆風差點要我的命 好險最後還是沒抽筋

龜到了終點 哈

garynets wrote:
在這裡沒被酸就有問題...(恕刪)
linklist wrote:
先上卡,再看你需要跟騎乘路線來換輪組

我也覺得先上卡
成效顯著、門檻低
Shimano R088 + 105卡踏 5000元有找
5000元去換輪組...恐怕沒有什麼感覺

上卡可以並用踩踏與提拉的力量
這在加速或巡航時都很有幫助
穩定又省力(起碼感覺上是省力的)
只是在習慣卡踏的期間會辛苦一些
成績下滑、三不五時忘了有上卡倒車...
但上手之後就能更充份享受公路車的速度與效率了

輪組的話...先存到1.5萬或2.5萬再去看
這樣比較好選到外觀與性能都滿意的
有些好看或有名的牌子就是比較貴
但若不在意品牌及轉手的話、口碑好的手編輪也可考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