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從武嶺下滑,都沒有燒框,沒道理小坡就會燒,
有兩個解決方法,改善自己煞車習慣,或找個可以出保的牌子,
碳框除了好騎輕快以外,舒適度是另個意外的收穫,鋁框過減震條時震動大,
碳框則柔順許多,買了碳框後,立馬將sls脫手,車友則是賣了neutron ultra,
碳框帶來的優勢,現階段鋁框是無法比擬的,但是人類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特別恐懼,
怕燒框,怕管胎麻煩,怕煞車不夠力…但是選擇好的碳框,其實這些都是杞人憂天,
我相信騎公路車的,大多都會想換碳框,但因為這些麻煩的因素裹足不前,
事實上,只要選擇好的牌子,其他的,真的沒有那麼麻煩!
至於騎休閒的,我的建議是,ubike最實際

開玩笑的,如何選擇是個人自由,但休閒騎時,碳框的吸睛度肯定比較高!
目前依序擁有,使用過的輪組:
1.阿曼T練習輪(賣了)
2.蝦貓 2way fit(賣了換303)
3.Zipp 303 管胎(還留著)
4.Vision tc24 管胎(後輪燒兩次,賣了)
5.跑零 管胎(還留著,準備給小舅子組車)
6.Reynolds thirty-two open(燒過後輪,留著)
7.Neutron ultra(留著)
其實有一陣子只有管胎框在用,
出遠門破胎真的很麻煩,
破了是沒在補的,補了顧路機會也大!
所以找了組32C回來,
但又燒了後輪,實在是...再撿了組Nu回來,
什麼煞車習慣這網路上講到爛了,
不外乎前後點煞,下坡要休息,
如果你有多組輪子,
可以試板輪,了不起燒了跟我一樣丟給代理商處理一個月,反正還有其他三組用,
如果你的預算就是兩萬,
就是只要一組凸全程,
那還是買Open鋁框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