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箱開]我第一台公路車 2016 TCR SLR2 終於到手(新增不定期更新用後感)

Supermelondi wrote:
綠色的座墊和红黑的...(恕刪)


這座位已坐慣了,所以在未物色到合心意座椅前,將就點吧⋯⋯
過些時間會換綠色把布,到時該會好一點。

我主要在港島出沒。
http://tw.myblog.yahoo.com/kimosabe-kimosabe
恭喜,32T飛輪可以直上,不用改長腿後變嗎?

qteng wrote:
恭喜,32T飛輪可...(恕刪)

5800不用改長腳
http://tw.myblog.yahoo.com/kimosabe-kimosabe
經過幾天的公路車體驗後,想分享一下,雖然可能沒人有興趣看。

第一天是主要為熟習車子,由小摺轉過來,最怕就是公路車難以平衡。

結果慢慢龜,順利回到家,而且感覺比小摺更穩定,但TCR的轉向稍稍敏感。
肌肉方面,可能新手難免緊張,加上舊患關係,所以右肩、右肘及雙手虎口有點酸痛。

第二天其實已掌握了一點車子性能,所以可以走遠一點點。

中秋夜路上沒什麼車,不其然就會快一點,同時集中熟悉剎車的距離和力度,
這個比速度快慢來得重要,因此多挑點緩坡來試試,當中包括練習握下把剎車。
這天仍然被右肩及肘困擾,但較之前好多了。

第三天本來想走遠一點,誰知半路遇上相識車友,結果就變成邊踩邊聊的活動。

這夜較有趣的是發現,Giant原裝的輪組,其花鼓聲音超小,
小到車友不察覺我在後面之地埗,這是我一直渴望的低聲量,
如果他日換輪組的話,不知有什麼廠家能有如此低聲量花鼓可選。

第四天仍是適應期,所以求穩不求快,其實應該是自己腿力仍未能把車推起。

域多利道是條幾公里的小斜坡,這晚打算上去走走,看看TCR上坡是啥樣子⋯⋯
順便希望找回呼吸節奏,可惜事與願違,上完第一個坡就風雲色變,
天上閃電不斷,為免接下來要打水戰,唯有很不情願之下,速速回頭下山,
誰知下山後不久,雷暴就結束。
這晚除了肩背有點酸痛,後腰可能因上坡,也有丁點繃緊的感覺,
不過做點舒展運動,已經搞定。

第五天,決定再來因之前一晚雷暴關係沒完成的行程。

這夜上坡逆風,下坡順風,騎著還未完全磨合的TCR,
腦中不停快速搜畫,把爬文記得的「重點」都盡量用出來,
維持姿勢、控制呼吸、踏頻、找合適齒比等等,忙碌到不堪,
慶幸TCR爬坡感覺較輕鬆,使我有多餘力氣照顧其他方面,
最後是右後腰有一點兒累,大腿有丁點虛虛,下車來點舒展活動就沒事了。
不過雙手虎口到翌日仍是有點兒酸酸,相信這該是RB新手必經階段吧?












今天去單車店逛逛,結果店家推了這一堆東西過來,說是TCR的贈品。
Bar end燈是買,不是送。
http://tw.myblog.yahoo.com/kimosabe-kimosabe
之前坐墊是綠色底阿圖達,和SLR2的配色太不相襯,找很久終於換了我覺順眼得多的Prologo X10。

最重要一點是阿圖達實在太軟,在小摺時是頗舒服,但換到公路車上,卻令腰臀都很酸累,不易發力。換上Prologo X10後感覺實在好太多。
http://tw.myblog.yahoo.com/kimosabe-kimosabe
輪組方面,對於我這新手而言,Giant原裝的很好用,順暢得很,當然我沒試過其他輪組,這純粹個人感覺。
輪胎在經過早兩天微雨後,路面少濕的狀況下測試,超過25km速度過彎也很「咬地」沒打滑,至少比我小摺用之Panaracer Minits Lite 公路呔好得多,路面稍濕就會隨時漂移......

http://tw.myblog.yahoo.com/kimosabe-kimosabe
在差不多出車十次左右後,試過一些小斜坡(例如7.2%的高街、8.3%之柴斜、23%的山頂道下段等等),TCR SLR2 的回饋是很強,完全能將踩踏力盡量用來推進,使車爬起來感覺很爽,完全不想停下來,至於速度就要看騎者的腿力,像我般就算速度慢,仍然有「爽快」的感覺。







這是公路車新手,對此部車的直覺式騎乘後感。
http://tw.myblog.yahoo.com/kimosabe-kimosab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