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把手微往上揚對嗎

瘦的狠 wrote:
而手把角度每種手把都有屬於該手把最適合的角度
我記得之前有在01有看到過相關的文
可以自己爬爬看

這類文章不少,如這篇就不錯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1089553

但這篇文章還是有點誤會
認為可以將各種彎把套用到所有煞把、變把,以至於衍生出各種安裝法
這種想法不算錯,事實上也可行,只不過這算是一種將錯就錯的做法

舉個例子,古典把,這不是為了煞變把而設計的
在古典車上只有上把位跟下把位,沒有所謂的側把位以及煞把位這種東西


將古典把硬套上新款的煞變把,後果只有兩種

想要保留側把位,下把位完蛋


想要保留下把位,那就是側把位完蛋




這不正常,我也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公路車的每個把位都重要,不應該犧牲任何一個
側把位的長度也有其重要性,保留一些可動空間對於舒緩身體有其作用,尤其長途來說
但也許有人就喜歡這樣設定,那就隨便了,你們覺得爽就好

總之,不同彎把的不同安裝法,都指向一個方向,人體工學
何謂人體工學,用最淺顯的方式形容『握起來舒服』就是了
握起來舒服,車子的操作才會更順暢、更持久



Deda zero100 的說明書是這樣安裝的,我的車也都是按此法
瘦的狠 wrote: 又再說縮短龍頭了
一台好車的中心目標就是
擁有好的重心跟操控性
改了短龍頭自然的騎乘重心就變了
不管是站著抽車...(
恕刪)

誠心請教,您不建議改變龍頭長度,
1. 幾公分龍頭才是完美黃金比例?
2. 所謂的fitting,若不調整龍頭有什麼其他調整方式?

magen_liao wrote:
誠心請教,您不建議...(恕刪)

fitting是全身性整體性的調整,通常100/110mm是最多人用的size
插問:最近也在微調
有關把位與騎乘類型一併看
長距離平路:側把高一點、座墊前一點,這樣對?(哈哈,騎一小段時間,就會胡弄一下)我有買書,但與我實際有些點不一致
civic919 wrote:
近日剛剛交車人生第一(恕刪)


以下是個人拙見,專業大大

看看笑笑就好

個人覺得前提是車架尺寸正確

再來就是看個人身體的柔軟度

跟核心肌群(在此老頭子沒有訓

練習慣所以不加以討論)

我老頭子,也是前一陣子嘗試

調低把手仰角,結果是肩胛骨附

近的肌肉拉緊,接連著腰背也是

騎完車腰酸,就感覺奇怪一樣的

車架以前的設定,騎完什麼事都

沒有,但是自從仰角調低後,就

開始狀況出現~~

後來還是上你的管子頻道,看看

老外對把手仰角,座墊前後位置

跟龍頭長度做探討,之後又進行

二次微調,現在騎起來順暢多了

當然仰角高低也牽涉到手腕部分

操作的順暢度,在影片也有一併

探討,所以若是要調整,最好是

一次動一樣就好,騎個一星期看

看,難怪專業開店做 fitting 要收

專業的價格,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選手們的專業調整過後的把

手仰角不見得適合自己

經過這一次調整才體會出

原來仰角的高低牽涉的很廣
witszu wrote:
插問:最近也在微調有(恕刪)
最重要的是座墊高度和前後,要能穩定高速迴轉

至於拳頭的高低前後,參考因素就很複雜
最重要的因素是核心肌力
但個人偏好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就多嘗試吧
先用原廠設定把肌力跟正確姿勢培養出來,騎久了還是不適應再調。一堆新手剛騎上車就開始手痛屁股痛,東調西調把車子搞得怪哩怪氣的。
回:st兄
我打算微調往Tt設定
專注平路這個弱勢訓練。
是不太會晃動,身體也不會痠背痛
總像上幾樓怨念兄提的
握起來怪怪,不夠人車一體,以上。
magen_liao wrote:
誠心請教,您不建議改(恕刪)

車架的尺寸,與龍頭長度都有一定比例的搭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