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AC10 wrote:
不過不提醒後車就急停仍然是很危險的行為

當時已經預留了半個車身的空間,所以我還能反應過來...
真的好可怕

不良歐吉桑 wrote:
要往比賽之路邁進的話,輪車是必備的基本功夫,可以大幅降低風阻節省體力

這個正正是我糾結之處,雖然很想比賽試實力,但是要是我這麼膽小的話比賽也好像不太適合我

Nighy wrote:
這個正正是我糾結之處,雖然很想比賽試實力,但是要是我這麼膽小的話比賽也好像不太適合我(恕刪)


膽子要練才會大,摔車碰撞是計劃中的代價之一。

我自己不是比賽咖,只是長途挑戰 randonneuring 的愛好者,雖然沒有正式團練過輪車,公路上的經驗倒也不少;長途騎行獨推很累,若有速度、實力相近的車友組成小集團輪流扛風,體力真的節省很多,速度也會提升(通常可以輕鬆拉到 40km/h 以上)。

不過真正的競賽級輪車是很不一樣的,除了速度超高以外,還有很多很進階的技術,像是卡位、戰術運用等等,不是像我這種市民休閒組的遜咖玩得起的。
跟錯團才會遇到這種危險,多找練車比較認真的車隊團騎吧!

以前看過無名網誌是台灣業餘車手特地跑去澳洲練車好幾個月,當地每天都有各種比賽,他都是參加繞圈賽,還以為澳洲騎車風氣很盛,看你的文章似乎還是有地域性之分?
不良歐吉桑 wrote:
摔車碰撞是計劃中的代價之一

看來我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比賽

Tony懶得動 wrote:
還以為澳洲騎車風氣很盛,看你的文章似乎還是有地域性之分?

澳洲騎車的風氣是很盛的,自行車道的狀況很好,而且幾乎每一家車店都會有自己的團騎,還會另外有車隊
比賽的話是幾乎每個車隊每週都有至少一天是比賽日,所以認識車隊夠多的話是可以天天比賽沒錯
不過我這次跟的團是專門為女性初學者而設的,大概是因為這樣才會險象環生吧...
過來人的一點小經驗

下次團騎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觀察看看

首先輪車這種東西重視的其實是一種觀察節奏的敏銳度

試著想想天上成群飛行的鳥群

他們身上可沒有煞車

可是卻能優雅而有效率的飛行

關鍵在於所有人都做同樣的事情

"合作"而非特立獨行

從你的敘述中其實我抱持跟車店老闆一樣的意見

我覺得你已經有團騎的基本能力

只是你跟的團基本上完全沒有團騎的基礎

每個人都是在獨幹

那個只能說是約騎 還稱不上團騎

但是你距離比賽還有一段距離

因為比賽中遇到的強度會使你的騎乘節奏很不穩定

那會使你成為集團中的危險因子

夠水準的對手自然會透過流暢的卡位把你慢慢擠到集團後段去

繞圈賽或是比賽其實還是有人總是不會被摔車波及的

重點在於觀察

比賽中騎乘節奏不穩定、亂煞車、卡位技巧拙劣的人往往很多

遠離那種人自然就安全許多

( 當然你的能力如果只有在後面被間歇的份那就當我沒說... )

競賽中的高速行進

倚賴的是一種對於集團的恐怖信任

多騎幾次你自然就會得心應手

sujf999110 wrote:
輪車這種東西重視的其實是一種觀察節奏的敏銳度(恕刪)


sujf999110 大大講得很完整,真的只是抓節奏。

小弟在美西北加州地區活動,參加過幾次 ACP 的 200km brevet ,幾乎每次一起騎行的人員都不一樣,但大家道路經驗都很豐富,雖然一開始都不認識,只要彼此稍微觀察一下,很快就能形成速度穩定的集團,前方有路面障礙或後方有來車都會通報,感覺相當放心。

樓主所提的比賽到底是指哪一種比賽?如果真的有心就該找個好團體,甚至是好教練,認真的練車。
要輪車前的基本功課:學會騎滾筒練習台

這樣才能維持穩定行車線 不然大家歪歪扭扭效果不會好
sujf999110 wrote:
下次團騎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觀察看看
首先輪車這種東西重視的其實是一種觀察節奏的敏銳度

感謝大大仔細的解說,我會再團騎努力試看看的
sujf999110 wrote:
我覺得你已經有團騎的基本能力
只是你跟的團基本上完全沒有團騎的基礎

應該會跟別的團,比較安全一點

不良歐吉桑 wrote:
樓主所提的比賽到底是指哪一種比賽?如果真的有心就該找個好團體,甚至是好教練,認真的練車。

應該是以爬坡為主的公路賽吧
就我個人感覺,我平路的速度拉不太上去,但是耐力和爬坡能力比較好,所以爬坡賽應該比較適合我
繞圈賽的話我控車能力有限,還是免了
目前打算下年參加大學的自行車社團,每週二、四都有教練指導,週六、日比賽

TONY1978 wrote:
要輪車前的基本功課:學會騎滾筒練習台

這個建議還是第一次聽到,不過言之有理,我會去試看看的,感謝大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