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giant adv3 過季車通常是8折.約3萬2左右
A1.
Giant比較單純,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大家已經給了很多不錯的推薦。

A2.
只有舊款的登山車,才會看到18、21、24、27速。
非常舊款的公路車,才會有27速。

很容易地,就會看到都是 3 的倍速。因為都是大齒盤 3 片 x 後齒盤可能是 6 片 ~ 9 片。

但是現在變速器,都做得更精細,公路車已經見不到大齒盤 3 片的,都是 2 片,後齒盤則是 11 片是主流,因此是 22 速。

變速越多,越好?當然不是,但是,越貴,幾乎可以保證,一定是越好。因為越精細、越輕,變速就更順暢,騎乘的感覺也都會反應。

A3.
不會。


Q4.
3萬的1成是3000,水壺架、水壺、後車燈、碼表,這些都是必要的。
acer wrote:
A1.Giant比較...(恕刪)

請問如果一成商品可以貼錢選更多商品嗎?
前3 X 後6 = 18速
前3 X 後7 = 21速
前3 X 後8 = 24速
前2 X 後8 = 16速

前3 X 後9 = 27速
前2 X 後9 = 18速
前2 X 後10 = 20速
前2 X 後11 = 22速


一般建議藍色字這種範圍
盡量找後變9速以上
基本上20速22速的車有一定等級以上才會出現~最少都要2萬起跳
即使到30萬的車也是配到22速

前大盤2速比3速其實有優點~就是比較容易調整~
有一定等級以上都有半檔

kyrieivring wrote:
請問如果一成商品可...(恕刪)


當然可以把購物金抵用其他東西,不夠再貼

很多人買車衣車褲安全帽加一加就超過一成車價的金額了

kyrieivring wrote:
請問如果一成商品可...(恕刪)

店裡面的東西多半都比較貴
一般人巴不得可以折現

kyrieivring wrote:
請問如果一成商品可...(恕刪)


自己貼錢,沒理由不行。

通常還能夠跟著車子一起算折扣。

自己是認為這幾樣是必要的,再加上又有先做功課,到時候就容易決定。

1. 水壺架 - 這是必要的,有很多款式可以選,不要選金屬的,選塑膠的,比較輕,再來是樣式&顏色的搭配.... 有可能沒有貨喔,那就要再跑一趟;我是裝 2 個,因為一次裝好,省事,容易流汗需要補充水,另外一個可以考慮擺急救包

2. 水壺 - 整體搭配,原廠的水壺也不算貴

3. 碼表 - 對我來說,這是必要的,除非要記錄軌跡,那就另外找 GPS 紀錄器,否則傳統式碼表一定要裝,傳統式的省電,一顆電池可以用上一年,GPS的只能用1天

4. 後車燈 - 坐管不是圓形的話,原廠的跟車子比較搭配

我自己還會一起把工具包準備好,包括:備胎、CO2氣瓶

有在騎車的人,軌跡是必要也是必須的
你會因為智慧手機一天就會沒電,所以改去用傳統手機嗎
根本不可能
騎車用手機的gps來做軌跡更是脫褲子放屁
浪費電還要多帶尿袋

要買車錶直接買有gps的才不會後悔
Bryton3系列和5系列大概有30小時的電量

有要騎車的話
踏頻,心跳,軌跡這三個基本的東西最好都要有

小緯0510 wrote:
有在騎車的人,軌跡...(恕刪)


也不一定啦,就像是手表,有些人,像我,已經不戴好幾十年,但是對時間的掌握還算OK。

GPS軌跡紀錄器,也很像,剛開始騎會很在意,不過喔,騎習慣了,倒是還好。

我自己是在出發前,就會做好路線規劃,上路以後,很少在看碼表,現在路線規劃的軟體很強大,也很準確,與實際使用GPS軌跡紀錄是一樣的,因此紀錄器就沒那麼重要。

再加上多騎幾次,對自己的體能也都越來越了解,心跳、坡度、里程、等等的一些科學運動模式,有個碼表,就能掌握80%以上。

GPS軌跡紀錄器的好處是功能很多,但是,續航力就比較要注意,上次出門,沒有來得及充電,又騎得比較長的距離,結果回程沒電了,那麼這一次的紀錄,就失真了,現在人都很忙,難免會有這樣的狀況。

此外,GPS紀錄器大約是一般碼表的10倍價格。
acer wrote:
也不一定啦,就像是...(恕刪)

軌跡一定要有,才會知道哪個路段用了多少時間
可以做為訓練自己的依據
你沒gps車錶,你列的出這種某個路段的歷史數據嗎

至於沒電,這理由拿來作為不如買傳統車錶,實在太牽強
我一年騎一萬多公里
車錶從來沒有騎到一半沒電
人的問題不要扯到器材上面

至於價格,bryton,310或330頂多兩千出頭
是能貴到哪裡,幾萬的車都在買,差這兩千?
30個小時很夠用了
一日雙塔完都還有電

有在騎車的,隨時都會瞄一下自己的踏頻,速度,心跳
作為訓練的依據

都不看錶的應該是屬於輕鬆騎,沒有想要進步或訓練的意思
這種狀態根本不需要裝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