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輕鬆騎 Revolt Advance 2簡單開箱

看起來不錯
騎著腳踏車到處跑
阿哲哥有機會帶您的車來台東,一起跑跑197的天堂路!!
請問一下可否分享一下路線
我也想去走走看
感謝 ^^
~新竹阿哲 wrote:
自從入手TCR後,體(恕刪)


如大大所提議,換組1.4kg以下的輪組
再換一個輕一點的大齒盤
所需費用跟入手 Revolt Advanced 0 差不多吧

我剛剛入手了 TCR Advanced Pro 0 Disc
想要多架輕鬆、舒適、又可以行走較爛甚至是砂石路的自行車
一直在 Revolt Advanced 2 及 Advanced 0 兩者之間猶豫不決
我當然是想要更輕的 Advanced 0
但自問騎 TCR 的時間應該佔 80-90%
所以不太捨得買較昂貴的 Advanced 0
不竟,Revolt 使用的時間可能只佔10-20%
實在太糾結了
wikiwikiwildwildwest
哈,前幾個禮拜走內洞林道太晚出來被鎖在遊樂區內,爬牆出來直接把車子從三公尺高拋下。若是騎碳車我就不敢這樣搞了[XD]
sun2323dw
啥? 鈦車 欸,空投
如果希望一台車打天下 什麼路都吃

以捷安特產品線應該是 tcx adv 但台灣沒有上市

從實際層面來看 應該是defy最適合 重量輕 胎寬可以裝到38c

購置兩套輪組替換就好了

revolt優點是可以裝大胎....

對台灣道路地形而言 沒必要裝到這麼大

真有需要這麼大胎的地方 應該要出動xc am才是正確
車重9.7到底啥重成這樣
我買閃電2022 allez sprint disc車架組+105機械變+輪組1560g碳輪
車重也才來到8.3kg
閃電官方超鋁成車車重8.8kg
9.7重量我不是非常講究重量我也受不了
單車李
輪組重的太誇張
TONY1978
若是礫石車 請愛用650B輪組+27.5胎 重量可以減不少
Revolt 在台灣的車系,十萬就到頂了,
Defy 十萬的車款,還有配 sram 三級電變,
Revolt 還是配傳統機械變速,還配 40c 的寬胎,就不是走輕量化路線。
在競速,爬坡公路車之外,
Revolt 是去走不同路線,
如樓主,騎到海邊,騎到鄉村,騎到山林。
( 不是騎馬的現代騎士,沒有達達馬蹄,
但是樓主照片有徜徉自由不羈 )

------------------------------------------------------------------------
你買了很貴的鋁車,碳輪,是你理智評估選擇的一條路線,

好些 Revolt 車主的分享,說明了,他們所選擇的路線
喜歡這種不用與大貨車,大小客車跟機車爭道的騎乘,同時也可以去很多不一樣的景點~
從四月觀察到現在,現在已經下訂REVOLT AD0,明天就要去牽車了
話說AD0如果僅單獨把碳纖維車架+全套GRX810+碳纖維輪組單價分開算(不含其餘零件跟技師組裝測試費等),
買到的優惠價格真的會越看越開心~
ac_zephyr
師兄,你的Revolt Adv 0 是什麼碼?我也在考慮中,本身騎M碼TCR Advanced Pro
zxcvbnm3440
我身高165,看美國官網是XS跟S號都有涵蓋到,看日本就只有建議XS號(S號建議170以上),考慮亞洲人身形,還是選擇XS號囉,另外仔細比較XS跟S號幾何差異也可以作為參考~
單車李 wrote:
車重9.7到底啥重成這樣


Revolt Advanced 2 原廠配的是 Giant Crosscut AT 38mm胎
一條重量772g, 可抵三條公路胎
(光兩條胎就超過很公路輪組重量了)

礫石胎好一點的大約也要500g
像是Revolt Advanced 1 配的Maxxis Rambler, 700x45c, 490g
或較常見的 Panaracer Gravel King SK, 700x43c, 490g
(Revolt Advanced 0 配Maxxis Receptor 700x40c 只有417g
可以讓帳面上的整車重好看許多, 但是看起來只適合爛柏油路)

另外還要算補胎液重量
40mm左右的胎一輪大概要100g
如果你要用內胎, 馬牌 700x32-47mm 一條160g
25-32mm用的Race Wide 胎135g
20-25mm用的Race Road胎只有80g左右
TONY1978
講的真是驚悚
胎越大當然越沉 我量過一條29吋建大內胎 光內胎就230g了

所以用寬胎一定推無內胎才能輕 要寬又要輕 當然是650B莫屬

(650B47C 大概等於700 28-30c直徑)


若不想跳650的坑

gk 700的38c 我量好像是410g 配一組1400g輪組也約2200g

我騎起來沒什麼沉重感 但要我再選一次 我會選35C就夠了

我認是車店有在跑林道 看起來大部分也都控制在35-40mm左右

店長用defy上35C胎就上陣了

看一些庶民yt他們跑外國鄉村道路 也都35-38c而已
CONA24
650C外胎及車型我就覺得對東方身高來說才應是市場主流,確實有廠家出過,但現在不論是外胎或內胎,幾乎台灣市場都要絕跡了。
jcchiou
通勤車還是以26吋為大宗, 外胎Kenda 345, Maxxis 310也都還買得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