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化絕對很重要,尤其是生活在多山的台灣。你說說多少市民組的爬武嶺均速都在15km以下的你跟人家談什麼剛性跟風阻。事實就是你的腿力輸出沒到那邊,車架的剛性跟風阻都不關你的事,但你只要多帶500g的水爬坡保證很有感。研究空力跟剛性那是菁英組在做的事。一般市民能贏的了的地方就是砸錢拚輕量化。
pfg1205
光是把車打包扛車上火車高鐵時, 就知道輕量是多麼爽的事
abso0408
我以前直覺也是這樣認為,不過我的成績看起來空力車還比較好
我想問 tcr 跟propel比較

時速40kmh propel比tcr空力多少w

應該沒差多少 propel還要負擔瞬間側風的應力

所以當在25kmh時候 相信數據肯定差更小

對我來說 這兩台是差不多的車 外型不一樣

跨高夠選propel而已
CycleFormula
有喔,我有找到
龍貝爾
jcchiou 還是會有差...越是長途 力量省一點是一點 我之前就跟我隊友說 高級車跟初階車的差別就是決定你北高到了高雄能逛街還是只能躺旅館
abso0408 wrote:
剛看了GCN 的最新(恕刪)


我覺得ab大對於重量及空力這個問題想得太過認真了,誠然新一代的公路車實驗一再強調空力對於速度及節省瓦數的效果比重量影響更大,但對於休閒組的車友而言,重量的影響其實比空力明顯重要太多

人在騎車的時候,影響空力最重要的部份,其實不是車架或輪組,而是人的姿勢跟身體本身。可利呼的影片也說明了,影響空力最大因素排名,首先是跟車,接著是握下把,再來是衣服貼身,至於其他什麼空力車、高框板輪、空力配件的空力效果全部加起來,都不如你騎個完全沒空力的傳統鋼管車搭低框輪組,但是握下把、把身體趴低。的確,花大錢砸在空力車架、空力高框板輪上,確實能稍微減低風阻讓速度快一點,但不管你砸了再多的錢在空力配備上,騎車時你是完全沒有任何感覺的,一直要到回家後把車錶的資訊dump出來比對,才會發現速度真的比完全不空力的車跟輪組快了那麼幾秒。追求這些空力提升對於像我這樣休閒組的車友來說,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

但重量就不一樣了,不管是平路或爬坡,重量輕的車子或許不見得快,但體感上它絕對更好騎。重量輕的車子騎起來心到意到、意到力到,輕輕蹬一下,踩多少力車子就會有多少回饋,完全不拖泥帶水,沒有那種重拖、踩到泥沼的窒礙感,幾乎感覺不到車子存在,騎起來爽度一流。對於休閒組的騎士來說,我可以忍受車架沒空力,低框輪組風阻高,回家後車錶紀錄倒出來後發現慢了幾秒,但我沒辦法忍受每下踩踏都拖泥帶水,還得想辦法費力拉高迴轉速,還得用「正確的騎法」車子才走得順。車輕車重的踩踏體驗我不需要看車錶、不用回家比對紀錄,從第一腳踩下去到最後騎完為止每下我都立刻清楚明白這台車到底好騎或難騎。對像我這種休閒組的車友來說,車重就是難騎,這不是自我催眠說我雖然騎得很痛苦,但我其實很空力等一下結束看車錶會很快就能麻痺的。因此,對我而言,不管是選車或選輪組,重量的重要性,絕對是遠大於空力,這根本完全都不用研究。
JW75
我理解ab大好奇不同車跟輪組間的比較。但我的論點是單從騎車這件事來說,不管車架跟輪組空力效果再怎麼好,你騎的時候其實沒任何感覺;但輪組只要重量往花鼓集中,每差個幾百克那踩下去的感受差別可大了。
CONA24
如果要體驗不同的騎感的話,換個外胎就有感了,不同的外胎搭配相同輪組感受也不同。
JW75 wrote:
我覺得ab大對於重量...(恕刪)

應該是這樣啦,ab大差不多是頂級玩家了,追求器材上的極致,錢可以解決的都不是問題,只是該把錢錢投在那個點上?
至於與人相關的變數,不在此討論範圍。
AWOIUSAGI
時速2x.. 有空力效果嗎?? 沒的話... 大概就... (400w 2小時應該不是一般的人才騎的出來的..)
jcchiou
時速20以上, 空力效應已經大到不能忽視了唷, 短程就有不小的秒差.
去找目前宣稱更空力的爬坡車來玩玩,例如GAINT TCR Advenced SL 0,

BMC Teammachine SLR_01,S-Sworks Tarmac SL7,Trek Emonda SLR9這些,

不含踏板大約6.4-6.8kg左右,在與原車Aethos比較一下,

究竟一般市民輕量化到極致比較快,還是輕量化帶有空力比較快,就等樓主開箱了。
abso0408
Ostro把卡踏都拔了也到6.75,出廠時量過…實際車錶和坐墊袋後燈一定會上,加一壺水700克,會將近8公斤
abso0408
Ostro把卡踏都拔了也到6.75,出廠時量過…實際車錶和坐墊袋後燈一定會上,加一壺水700克,會將近8公斤
只要是市民組的成績
中社18分,平路32km/hr。
不管你換了什麼車,換了什麼輪,快都快不過那幾分鐘。

唯一有差別的就是:
-睡飽
-吃好,吃少
-風的條件
-心情條件
這四樣裡面有任何一樣得到滿足,直接有效的影響成績大於裝備成效。
不如讓自己睡飽,吃好,精神爽,戰鬥力高,前面有一整排翹臀髮香團,
一不小心就會催出PR了。
性慾高,睪固酮高,就能大幅提升體能。喔,離題了。
---------
版主提到
Sworks Aethos 和 Factor Ostro VAM (兩台差距超過一公斤),在體感上爬坡的確【輕的比較輕鬆】,但實際爬一小時的坡看時間又沒有感受到明顯差別。

就幾乎驗證了差距不大,只差心靈爽度不同,
有時候我想想我騎得不是車,是腳底下的錢,想著想著突然又很爽起來。
就跟有些人戴著勞力士幹嘛用,難道是為了比石英錶還準嗎。
CycleFormula
我之前算過,輕一公斤在相同瓦數下武嶺快大概兩分鐘https://youtu.be/bq_Z7MnW0SQ
Ahoo Chen
我之前試過,睡飽一點,武嶺快個五分鐘督有可能啦。
Ahoo Chen wrote:
就跟有些人戴著勞力士幹嘛用,難道是為了比石英錶還準嗎。

勞力士走到全世界等同現金的流通性,勞力士目前的問題是你有錢也買不到,非大戶的請登記排隊幾年還得配錶慢慢等,不然就是買超過原價很多很多的二手品。
一台頂級公路車騎10年後可以賣多少?勞力士戴10年再賣掉,可能沒虧半毛錢。
我出門一定戴手錶,運動戴三星,看時間用手機
Ahoo Chen
會買勞力士時,從沒想過賣掉,那只是附加價值,什麼保卡,原廠盒,拜託不用一年就用丟了。勞力士不戴在手上就不是勞力士了。
jcchiou wrote:
這個圖被轉載過很多次


我也來補一張:

重量vs空力也討論過幾次了,數據大家都很清楚,剩下就是個人感受問題
CONA24
這張圖告訴我們往縱坐標方向升級比較明顯。[微笑]
abso0408
3%坡 高框的還是比較好
tsuyao wrote:
勞力士走到全世界等同(恕刪)


在價格飆漲前 我玩了兩隻水鬼正品 兩隻仿品

現在勞力士的市場真的可以用病態來形容

一塊不鏽鋼可以炒成這樣真不簡單

不鏽鋼手錶沒有那麼厲害啦

但戴了也不會立馬變得高大上

真要唱秋 去買一隻k金鑲鑽比較有說服力

如果只是要穿搭 買仿的就夠了

反正也沒幾個人看得出來
Ahoo Chen
女生胸部大事業線深就吸睛了,路人哪會在乎是不是仿的。
環法每一站均速都破40,包括登山站,空力當然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