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在水裡的小船或遊艇,是玻璃纖維的...還不是泡個幾十年
F-1賽車底盤和外殼也是碳纖的...急轉彎,急加速...飆到350KM/H剛剛好
法拉利的高檔車,碳纖底盤..5~600匹馬力是基本配備!!
最新的巨無霸A-380飛機與最新銳f-22戰鬥機的機翼也有部分採用碳纖複合材料!!!
輕薄到不行的碳纖釣竿, 可彎到超過180度, 拉起幾十斤的大魚!! 你用同樣厚度的鋁合金做釣竿看看..一定斷!!
網球拍--還有細細的羽球拍~~高級貨當然是碳纖的, 彈性好又輕, 頂尖選手唯一的選擇!!
碳纖有這麼不堪嗎...當然好的手工碳纖車架的確非常貴....不要買太差的就是了...
http://tw.myblog.yahoo.com/abojes/
很高興認識各位朋友^^部落格歡迎參觀!!
brucefirst wrote:
現在的空中巴士也有用carbon作的(如機艙),那飛機可能只開5年嗎?
(恕刪)
我不是化學物理專家, 所以看法如有錯誤,煩請糾正.
但對於機艙用carbon做的與他的使用年限, 我想跟carbon 單車架很難混為一談. 因為一直要求輕量又輕量的carbon車架製造法,其實到最後,carbon車架的壁厚是非常薄的,我記得之前Procycling 雜誌有專題報導 Kuota KOM 這台頂級車,而文中的試騎者有提到Kuota KOM 車架輕薄到下管的厚度可以用手指用力按而有凹下去的情形,當然還是會反彈回來啦,就好像國產汽車的鈑金一樣. 再來,車架在這麼輕薄的情況,在經過好幾10萬公里的騎乘與用力抽車的情形下, 壽命一定會有限的,當然如果這幾10萬公里的騎乘是溫柔 + 不虐待性的猛操,壽命是很長的.
而機艙的carbon 做法,我相信是非常厚的,因為重工業在使用carbon 時,我想"高彈性 /高韌性"是第一考量,而重量是第二或往後的考量. 而且,機艙外表應有鋼鐵來包覆,所以直接被受力的可能性是相當低的.
一些想法,不知對不對
以下是這文章中所提到的 一小部分:
"The bike has an incredibly thin-walled carbon monocoque frame. I could easily press it with my bare hands, similar to squeezing an aluminium can. Because of this, Kuota increases the diameter of the tubes to maintain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they want to deliver"
資料來源, 英國單車雜誌 "Procycling", 7月份, 第124頁~13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