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n001 wrote:聽起來大大意思是說5...(恕刪) 雷諾725才是cr-moly 4130 ,價格是比雷諾520(cr-moly450) 高些520用在前叉、車架都有,比較硬些725則用在車架多,管壁最薄可抽到0.5mm,車架會較輕點。
小弟個人認為鋼管車還要選lug銅銲的,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車架工藝等級 :TIG焊接:一個工人一天能焊200支,車架經固定的矯正器焊好後經拋光皮膜再去上漆即可任何角度都可以做,一個非常成熟而量產化的製作LUG 銅焊:一個工人一天能燒20支就算不錯了,每一個lug都還不能燒壞,燒壞一個整個車架就報銷了銅水灌進去很容易不足,焊完後要補銅,不然lug與車架間會有洞;銅水灌太多則角度修不出來每個花尖接頭都要手工修邊,花尖打磨一定要非常平,不然上漆後lug會凹凸不平.......任一個角度變動都會讓所有接頭重新開模,角度要求非常精確, 前後工都很煩複耗時,但車架出來就是有明顯貴氣。大廠為何都不做平價lug鋼管?就是耗人耗時,不符量產效益,有的也只是限量款,不然就量很少;所以大多的手工lug銅銲車架都是小廠的非量產精品化生產(歐洲、日本都保有這纇的作坊在燒),lug銅焊車架已經過時間的考驗,車架20年了都還可以騎;但早期TIG的大概10年左右就差不多了(現在或許比較進步)現在願意在5、6百度環境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少,這也是銅焊車架越做越少的原因。愛浪漫而得用心制作的lug銅焊車架!
牽車回來的當天就從北投騎回來..除了拆箱過成中烤漆跟手把有撞傷跟後下叉多處小範圍掉漆之外..其他大致上都還不錯。不過.騎乘感覺還是比較喜歡有角度的小彎把.座墊不舒服又太滑、胎皮抓地力很差這是要長途騎乘的必換配備。但以這樣的價格真的很棒了..希望裝箱可細心一點..畢竟不是幾千元的車.多那幾條防撞泡綿跟緩衝材成本不會多多少~這是總公司應該注意的!品管不佳因為我相信一定有其車有會很在意這點的。
laire wrote:這台車真的很不錯已經...(恕刪) 最好量一下自己的跨高.手長.跟肩寬這是最基本的..我178.跨高約84間寬約43~44選52但是原車的變把角度跟手把角度因為買車時已經裝好沒得細調所以拉下把時手指溝不太到拉桿.必須在下次換握把套再調了~
我168CM,買46的適合嗎?雖然高雄正爵目前擺在櫥窗裡的那台藍色46已經被我下訂了預計下個月才把車牽回家,不過尺寸感覺應該還OK啦!會太小嗎?住高雄有經過正爵的也可以進去參觀我的車唷!小弟我沒騎過公路車,但感覺上應該是好車一部順便請教一下前輩們交車時要注意什麼事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