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Giant壓縮車架的優點

Geminirie大
一向溫和的你 難得會這麼生氣
小弟我可是很崇拜你的 請息怒
話說不專業的我一路看下來
感覺好像都說的有道理
會不會是因為壓縮車架特別有效率(小弟想到的形容詞)
以致於在踩踏運行時特別敏感?
就好像CD在好的擴大機處理之下 聲音的細節部都被放大了 凸顯優點同時也放大缺點
所以騎壓縮車架 對路況 以及騎士的操控技巧要求也更高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F大所說的穩定性問題之所在吧?
G牌創新的壓縮車架 帶來速度顯著的提升 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如果能把壓縮車架敏感(神經質?)的缺點修正
那就更棒了
所以看到F大說G牌新款車架比以前大有進步
應該對10年的車主來說 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吧?


大頭祥 wrote:
環義賽時,DE ROSA為何不給DI LUCA騎計時車?
要用公路車跟別人火拼???很熱血沒錯啦.....)


關於環義最後一站的羅馬計時賽,我個人的觀點是..

那場比賽的路線在羅馬市區,有很多低速的彎,也有一段路會經過石板路(Menchov摔車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那天的比賽下雨,所以地面是濕滑的..
不少選手考量到操控的穩定性以及過彎減速後的加速性,選擇用公路車加裝休息把的方式來跑.
小弟良心的建議,市民組的車友們不管你們騎的是什麼車.

就算你是參加業餘的比賽,或是自行車協會的比賽也要有這觀念.

山區下坡及彎道千萬千萬別貪快,有些突發狀況不是一般人能應付的.

從來沒有任何一家車廠敢保證他的車因人為操控不當犛田會理賠的.

因此負出慘痛代價是相當划不來的,必竟休閒騎或練車騎那麼快又沒錢領.

Giant目前絕對是世界級的大廠牌,至於喜歡或不喜歡在於各人.

感謝各界大大在此版發言指教.

說的有理大家給你拍拍手,無法認同的就當他LDS.

茶餘飯後閒聊笑笑就好,動氣就划不來了.
ddar白馬 wrote:
老大,早年TCR的不...(恕刪)


我被這句"回歸到人與人競爭的本質"說服了.....


回想起漫畫鐵馬頑童的熱血阿.....哈哈

說的好
大家可以參考vanden大最新的一篇文章,很有感覺。
http://vanden-lab.com/blog/frank-vandenbrouck-document.html

他們這些選手不是英雄,他們是個人,和你我一樣。
 
但感謝他們曾鼓舞過我們,讓我們繼續走的更遠。
  
他們教會我們器材不是重點,重新思考自行車運動的本質,一切回歸到人。
鐵人2266
CYSquare wrote:
Geminirie大...(恕刪)


感謝你的誇獎 小弟實在是不敢承擔 討論向來我秉持客觀冷靜 打字偶而比較難看出語氣 但是生氣到不至於

對於這篇討論我本來也是很希望有學術性的討論 只是不知道怎麼會變成討論到捷安特這個品牌上面了
另外不少人直言壓縮車架很醜云云 坦白說我也建議大家用字遣詞稍微潤飾一下
對喜歡的人來說這樣滿不舒服的 沒人會喜歡人家說自己的車子醜的 是吧??

小弟本身鋼管水平 碳纖壓縮車架都有 對我來說 各有各的用途跟美感 我不會去做主觀強烈的批判
版上大家從自己做起討論的素質跟涵養 這個板上會清新舒服一點.....

我個人不是捷安特的支持者 也沒買過他們家的車 但是我覺得討論就是要盡量客觀盡量客氣
對於車架影響比賽 說真的我覺得這東西跟籃球還有籃球鞋一樣 不可能你穿了喬丹的鞋子你就真的可以跳比較高
同理 我也不相信CONTADOR騎捷安特他就會摔的MENCHOV一樣
我也不相信PELLIZOTTI換騎捷安特他就拿不到登山王

仔細去考究 自行車賽事選手的身體狀況影響甚鉅 今年多的是環義名將卻在環法跑的鳥鳥的
摔車與否有太多不可確定的變數了 況且我看轉播也同意主播提到的 今年不知道為什麼選個彎道崎嶇很多的路
對於計時車這種不甚靈活的車種來說 這樣的賽道真的有影響 況且摔車的一堆 你算沒摔的車隊還比較快..
以今年來說 計時賽摔的很慘的 幾乎都是相同的彎道(一出來沒多就過的那個彎 摔了一堆)
客觀的說 我覺得這是賽道影響問題比較大 跟車子 跟選手的技巧 我覺得不能說沒有 但是相對來說少一些


自行車再台灣風行也是這兩三年 小弟不諱言我也是其中才開始學習的進階知識的
因為知道自己沒什麼料 所以討論我盡量都是謙卑一點 低調一點 說的都盡量是自己身體力行過的經驗
沒看過的 沒用過的 我不會去臆測或是多說 對於人家喜好的 我也都只提自己的想法參考

我收過不少車友私下來訊交流 我喜歡這樣和和氣氣的氣氛 東西嗎~都是討論出來的
我相信F大是個資深車友 絕對是有料的 只是多一點的客觀 少一點的尖銳
我相信這主題可以有更多更深度的結論 還請大家繼續踴躍的以自身經驗來分享就是



至於壓縮 我沒騎過捷安特的 但是近日狂練新車BH G4 也是壓縮車架
在爬坡的時候我覺得的確有比較好出力(當然G4本身獨特的爬坡力管斜度也有影響)
以往用GIOS水平車架 我覺得爬坡力道被水平上管抵抗消掉不少 感覺力量比較出不來

另外我自己感覺壓縮車架多半比較靈敏 操控性比較好 反應很快
但是相對這個優勢帶來的就是穩定性比較弱 我自己幾次上坡抽車都感覺不是很穩
比較起來...水平的車架抽車很穩 左右左右這樣的節奏 壓縮比較像左~右~左~右 可惜就是力道會分化很多
當然我覺得這跟我自己技巧不純熟也有關係 因為我也看過壓縮車架的車友抽車也很美的...




歡迎到我的網站看看!!https://www.flickr.com/photos/gemini_wu/
今天試騎CAAD9與giant AD2
倆台 同路段抽車 單個人覺得

CAAD9抽車出力左右較均勻
AD2 抽車出力較沒CAAD9順暢


反應快速 反而是AD2較靈敏
以上個人淺見 見笑
我是大壞人 wrote:
關於環義最後一站的羅...(恕刪)


這個問題我記得09環義導讀(或解釋)的大大曾說過:
DE ROSA ( COLNAGO 亦同 )尚沒有投注資源研發計時車,
所以殺手沒 DE ROSA 計時車可騎,
連騎SCOTT的HTC也是騎和GIANT共同研發的計時車。
geminirie wrote:
感謝你的誇獎 小弟...(恕刪)



其實這樣比較也不盡客觀,

用GIOS跟G4比...爬坡的差異不是水平與壓縮的差異..而是車架等級的差異

如果都是1級車...例如TIME與捷安特,我反而覺得TIME好爬坡..捷安特比較適合衝刺發力



而且根據我看大家嫌08年ISP的文一堆,我好奇的和朋友借了08ISP,

第一印象也是覺得壓縮的像登山車...不欣賞

但是一騎乘以後,驚為天人.上坡超好抽車,穩定性高,比水平可樂果C50讚

我自認下坡技術一流,結果08 ISP下坡 穩到下巴拉卡很多彎都不用煞車,一不小心就50KM..


一台被批得要死的上代車,讓我驚艷...真的很期待倍受好評的09 以後新款 ISP


另外..大家嫌08 ISP軟..以我80KG UP的體重,重踩的騎法 ,一點都不覺得軟(有時舒適跟軟的錯覺很模糊)

不談心理感受,直接個人計時...一條山路真的快了不少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體會.....我發現有些一級車架 很適合任何人騎,騎了有輕快感...但是感覺不表示你會變快

有些一級車 例如 08 ISP 他就真的是競賽型設計,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要抓到它的特性與節奏

然後它非常的挑輪組,搭配不合...簡直差到以為換車了

一點小小經驗分享

PS 我試過輕踩迴轉攻頂,反而覺得很難騎....所以我感覺他根本就是設計給選手騎車的比賽用車

後來問了一下 裝CT盤配大飛輪的車友,也有這種不好的感受,

用標準盤的車友卻是讚譽有佳
http://seaweedroll.pixnet.net/blog
seaweedroll wrote:
其實這樣比較也不盡客...(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跟指教 您說的沒錯 只是我手上比較有實際操車的只有這兩台 提供一些想法參考
其它車子加加減減也是有騎過 不過都沒有長時間或是長程的 自己感覺比較沒有論述價值

您的分享也讓我收穫很多 針對ISP這部分我也相當同意 有機會一定來台捷安特的ISP車架嚐鮮!!
歡迎到我的網站看看!!https://www.flickr.com/photos/gemini_wu/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