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如何增加爬坡力呢? 如何讓爬坡更輕鬆

穿一雙登山鞋,下車用牽的好了
哈哈哈
歹謝,我來亂的
那請問一下各位肌耐力要如何訓練?
最近連續爬坡都會有大腿抽筋的現象
提拉米蘇=Jumbo
daineseku wrote:
後來聽到同行的車友給我建議,握下把,然後感覺大概像是用背跟腰的力量頂住大腿,這時候會感覺
出力很直接的到踏板,後來幾次都可以不落地約37分左右攻頂,給你當參考.


握下把?? 這樣會比較有力嗎? 我覺得先會頸部及肩膀酸痛吧
wildeny wrote:
握下把?? 這樣...(恕刪)


這點到不一定,要先看你坐墊跟龍頭的高度差,還有你的柔軟度.

很多人坐墊高出龍頭只有5-8cm,這樣握下把也只是剛好.

像我朋友坐墊高出龍頭15cm,這樣抓下把就真的要鍊成大絕了...
俞氏鶴頸蛙 wrote:
小弟是肉腳等級,騎捷...(恕刪)

看來 俞 大 練坡練的很勤......

kingofgalaxy wrote:
公路車如果不換後齒的話,上坡的時候就要用抽車的,否則膝蓋很容易就掛掉!

這是什麼理論呀!.......

utt669 wrote:
這點到不一定,要先看你坐墊跟龍頭的高度差,還有你的柔軟度.

很多人坐墊高出龍頭只有5-8cm,這樣握下把也只是剛好.

像我朋友坐墊高出龍頭15cm,這樣抓下把就真的要鍊成大絕了...

公路車應該是以下把握處做基點調整!
大彎把.小彎把.功學把,龍頭的設定高度也不同!
下把也不是越低柔軟度就越好!......
collin chen
wildeny wrote:
握下把?? 這樣會比較有力嗎? 我覺得先會頸部及肩膀酸痛吧
是真的比較有力
但對於心臟的負荷也較大
我心肺功能不怎麼好,爬坡時都是下把位和變把位交替使用
Stallings wrote:
是真的比較有力^++^
但對於心臟的負荷也較大


下次我來試試看
只是我的心肺能力也不好

我還有個問題是 爬長坡中間特別會口渴 我又不太會邊騎邊喝水
wildeny wrote:
下次我來試試看只是我...(恕刪)
碰到紅燈時順便喝嚕
沒有紅燈也是可以直接停在路邊喝啊,反正又不是比賽,呵呵

補充:爬坡時的下把位跟平路的下把位是不一樣的
爬坡時不會常動到煞變把,握在下把末端是比較容易出力的
collin0404 wrote:
看來 俞 大 練坡練...(恕刪)

呵呵~~有一大半是受到collin大您的激勵啊!

現在用狗嘴套用得還蠻習慣的,也第一次真正體會到"劃圓"和"收力腳"的感覺,妙的是現在即使是騎破爛通勤車都覺得不一樣了,自己感覺踩踏有進步

今天嘗試用跨高x0.875來調整Roadace和R2000的坐墊高度(之前是用跨高x0.87),也就是又拉高了兩公分左右;剛才騎Roadace去跑了一趟漁人碼頭,踩起來更有力了,在回程的一段爬坡中居然可以用52-18輕鬆爬完(以前都要用42齒爬)

其實光是調整就會大大影響爬坡的效率,這一兩公分的差異有時遠比換齒盤或飛輪來得更明顯!! 提供給樓主參考囉!
俞氏鶴頸蛙 wrote:
現在用狗嘴套用得還蠻習慣的,也第一次真正體會到"劃圓"和"收力腳"的感覺,妙的是現在即使是騎破爛通勤車都覺得不一樣了,自己感覺踩踏有進步

今天嘗試用跨高x0.875來調整Roadace和R2000的坐墊高度(之前是用跨高x0.87),也就是又拉高了兩公分左右;剛才騎Roadace去跑了一趟漁人碼頭,踩起來更有力了,在回程的一段爬坡中居然可以用52-18輕鬆爬完(以前都要用42齒爬)

其實光是調整就會大大影響爬坡的效率,這一兩公分的差異有時遠比換齒盤或飛輪來得更明顯!! 提供給樓主參考囉!

等到您開始接觸卡踏後,有了提拉的習慣後!
腳裸角度快速改變角度時!
您會發現坐管又要拉高了!!

拉高坐管後座墊要記的往前微調!
不然上管有效距離會拉大,座墊和BB的相對位置也會移位,嚴重影響高迴轉時膝蓋的受力......

不才覺得跨高x0.885或0.883會比較接近調整的基點.....
collin che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