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想買公路車,請務必做好簡易Fitting!內文頗長請見諒!

不知道樓主的 Fitting program, 有沒有在 Fitting bike 上先試過, 確定這樣騎起來是對的, 再下訂新車

看內文看不太出來這一點

若沒有照著 Fitting 結果試過, 雖然機率不大, 但可能又會是另一次痛苦
never710081 wrote:
說到這我之前騎的是Fuji Roubaix PRO當初買52CM,而我身高177CM...(恕刪)





依原廠fit guide,車店應該要建議你買56,有效上管也是56的水平車架
跨高抓2公分的距離需要stand over height 79.4+2 =81.4cm
若跨高不夠就選小一號54

fuji原廠建議每個尺寸身高範圍約7~8cm,算是相當忠肯,有8個尺寸也很有誠意
有些車廠一個尺寸可以適合身高範圍15公分的就太扯了

若當時能照原廠建議買,可能就對了


-------------------------

補充:
如果是以騎車為目的的
沒騎過公路車,第一部車不用太介意幾何細節,找人量身用公式計算就可以得到差不多的尺寸
隨著騎乘經驗增加,邊騎邊調整,換換龍頭,調調座墊,換便宜的大盤改變曲柄長度,換車手帶時順便換車手。
騎了8千,1萬公里後,會了解自己要什麼車,立管要幾度,頭管要多長.....
上模擬車試一下踩踏出力是否合乎習慣 (像hirosue1017大,認真騎單車的會想要買功率計)
如果運氣好,可以找到適合的車架,固執一點的就要量身訂做了(我在01很少看到量身訂製車,除了CD兄的IF)
競賽用拉高座墊車手落差的一台,休閒長途的也一台。

騎久了,背肌腹肌會變得有力,抬頭也沒那麼痛苦
腿部筋肉也強化,心肺功能也增強
原本趴不下去的下把會得好握,上坡可以用60轉靠肌力上,也可以改用80轉用心肺上
當你騎到8000公里時就會感受到

ericars wrote:


一切都是...被單車熱沖昏頭了...(恕刪)


我想這部分占了很大因素喔,不過不能說是單車熱,因為自己最初只是想找個能減肥的運動方式,

超級懶的跑步(很無聊),而且選公路車是我覺得他是運動量最大的,身體各部位肌肉使用也是最全面的

當然減肥......算是小有成功啦,原本104kg現在是87.9kg,但是有點停滯了...糟糕


請問紅色框框裡面是什麼意似阿~
為什麼會有3種fit的結果
要看哪一種的呢?

Smallptsai wrote:
不知道樓主的 Fit...(恕刪)


真的耶!現在想起來的確有這樣的疑慮,畢竟跟上一個車架實在差距不少,趕緊再詢問看看,謝謝你


我騎故我在 wrote:





依原廠fi...(恕刪)


天阿!為什麼沒有早點讓我看到這個數據.......

台灣官網都沒有....真是害人不淺.....

團圓嚕 wrote:


請問紅色框框裡面...(恕刪)


Seat tube range c-c (BB中心到立管與上管交會點的距離,中到中) Seat tube range c-t (BB中心到立管與上管交會點的距離,中到頂) Top tube length (有效上管長度,水平的距離)
Stem Length (龍頭長度)
BB-Saddle Position (BB到座墊中心頂的距離)
Saddle-Handlebar (座墊鼻端到手把中心的距離)
Saddle Setback (座墊鼻端到BB中心垂線後退的距離)

以下是正確說法我忘了
The Competitive Fit (競速取向)
The Eddy Fit (標準取向)
The French Fit (舒適休閒取向)
我騎故我在 wrote:
依原廠fit gui...(恕刪)


這些都只是參考值啦
依照原廠的建議
我183跨高85應該要騎58的
可是我去Fitting之後FUJI的我要騎52的
如果是GIANT的只能騎S號的
所以Fitting是粉重要的喔
最少它可以不要讓你有太大的誤差在
never710081 wrote:
前言: ...(恕刪)


真的是要鼓掌一下,開版大大真的是一個難得的好人
以自己的親身經驗,提醒大家不要重蹈覆轍。

關於Fitting,我也是觀注一年以上,
看了很多書及一些專家的大作,才終於有一點點融會貫通的感覺。
每個學派有每個學派的看法,雖然計算方法或者調整方法不一定一樣,
但共通點都是要配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去做適當調整(人/車調整),
所以,以專家的說法為基礎,自己再依騎乘感覺去做適當調整應該會比較好一點。
因為專家是以「專業」或者「客觀」或者是「現在角度」提出建議,
但實際騎乘的感覺只有自己最清楚,實際的狀況也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愛單車.新路線.新冒險 .能騎多遠就看心有多堅強
小弟也是覺得Fitting很重要!!

一開始也是自己按照書及 網路上的建議方式測量
在調整後也有改善,但在騎乘完畢後還是有腰痠的狀況(一直告訴自己因為還不習慣...)
直到偶然的機會下從小徑換成公路車
然後在半信半疑的"衝動"中,到Fitting工作室做完整的測量

天知道測量的結果完全出忽小弟的意料~
以自己的天真想法,完全不可能把座墊前端移到BB後6公分!!
因為小弟的大腿比較長外加屁股大,所以必須往後調整,才能有良好的伸展空間
以往的腰酸也因此消失,單日150K後,也無腰痠的狀況

自此!!
小弟深深覺得Fitting真的很重要
不管是自己測量,或是花錢測量,都有其必要
騎車是舒服中去享受樂趣,而不是慢慢的增加運動傷害

目前!!
小弟也還是一直慢慢的再調整,Fitting不是標準的尺寸
對我而言,Fitting只是讓自己知道要從哪裡開始調整
就跟吃了好吃的食物後,才知道什麼是不好吃!!!

誠懇的文章 推~
看到你的文章很有幫助
我是買錯鞋子
本身是低足弓買到美津濃高足弓的鞋子
虧了3張多不過我想你應該虧比較多=
等里程數滿10000KM才想+台公路車
雖然還離很遠
不過自己定的目標不想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