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公路車無內胎式的車胎,最終會逐漸取代管胎跟有內胎式的車胎,您認為呢?

雅狼 wrote:
…肯定要像機車般的用澆模…

肯定?
多瞭解單車輪框系統之後再說話吧。
連機車框、甚至復古汽車框都有鋼絲框配無內胎系統,這在工程上又不是什麼大難事,大不了用高壓塞或甚至補內胎的狗皮膏藥貼住鋼絲洞就行了,有很難嗎?

真是「肯定」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自信」。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對安全性上的疑慮吧~~~~

要是外胎或框有瑕疵或受損~~~又或是使用者的安裝使用方式不對

是會發生危險的~~

我朋友之前就使用TWO FIT 的瞎貓+哈青森的外胎~~

下角板山的時候~~前輪突然瞬間大量洩氣~~

朋友的車失控摔往路旁的樹~~硬是摔裂了08 ORCA 車架的頭管~~

還好因為陪著女性朋友騎~~車速2X...所以人無大礙


雖說無法排除人為疏失的因素~~所以不能去評斷是器材有問題~~~

但是我朋友是不敢再使用了~~~


我覺得有的器材~~要去使用還是需要有足夠的技巧和知識的~~~

就像是碳纖維輪組~~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hirosue1017 wrote: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對安全性上的疑慮吧~~~~
要是外胎或框有瑕疵或受損~~~又或是使用者的安裝使用方式不對
是會發生危險的~~

非常認同車友hirosue1017
小弟有在使用登山車的無內胎系統。
無內胎的好處很多,卻也有副作用。
萬一輪框撞到,外胎與輪框無法氣密,只能顧路。
公路車的輪框窄,台灣道路又不是非常好。
萬一在高速撞到坑洞,胎壓迅速降低,危險性很高。

我本身也有在用管胎,身邊有不少朋友也在用。
一破胎,大多選坐計程車回家。
管胎and無內胎,都有其優點,缺點就是在戶外維修都不易。
只是想完成旅程,用一般內胎系統,反而比較可靠。

管胎and無內胎,有其性能上的優異,我很喜歡。
但,是不是真的必要??
大家可以自己做選擇。
無內胎如果破了就放一條內胎進去當成一般胎用就好了
這樣戶外維修很難嗎?
maumi65 wrote:
無內胎如果破了就放一...(恕刪)



是呀⋯相信使用者的經驗才是王道


多年後來看,謠言來自固化思想的店家⋯
換言之高速撞到坑洞,有內胎的輪胎也不是會蛇咬嗎
相反的容許較低胎壓的無內胎系統,路感舒適,同時提供全地形穿越的特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