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wu_charlie wrote:
R1000的設計很奇...(恕刪)
個人認為老鋼管會"好騎"的其中一個關鍵是在水平上管,水平上管的穩定性真的沒話說,因為穩定所以省去了很多力氣(尤其對像小弟這種平衡感不佳的大肉腳而言)
小弟兩台捷安特老鋼管,水平上管的Roadace就是比傾斜上管(只有斜一點點應該還不算壓縮車架)的R2000好騎太多了
昨天騎R2000跑了85公里(淡水竹圍->巴拉卡公路->陽金公路->金山->濱海(台2)->竹圍),騎得我半條命快沒了.... 同樣的路線Roadace騎起來輕鬆寫意,一路美景盡收眼底... R-2000騎來就只有一路看路肩白線
.... 而且總時間還比騎Roadace慢了許多...
這兩台車都是53cm的立管和53cm的有效上管,座墊的高度和setback都根據身材調到完全一樣,也都是配170mm的曲柄。R2000目前的fitting是理論上完全符合小弟身材的(用了13cm的龍頭補足有效上管的不足);而Roadace還差一些(只用了12cm的龍頭,有效上管還差了一公分左右),而且齒比比R2000重很多(最輕齒比42t-24t);幾何上Roadace是水平上管的旅行車,後叉下管比較長,這也是騎起來輕鬆的原因之一。
總之只要超過50公里以上的路程就明顯感覺到水平上管的Roadace輕鬆許多,而且在上坡抽車時車身左右搖擺非常順暢;而R2000抽起車來真是晃到不行,完全抓不到節奏,當然也就突顯了自己技術不佳的事實
~~ 我都把R2000當成"照妖鏡",因為它會把技術上的問題毫不留情地曝露出來
很難想像國內為何不再出平價的水平鋼管車架? 這塊市場應該很可觀的! 對大部分的公路車入門者而言這種廉價水平上管鋼管車才是最適合而且合乎經濟效益的(這完全不是lug不lug或美不美的問題)。在買不到新品的現實下,水平上管的古董R-1000成了現在首選並不令人意外,但我還記得很清楚當年我入手Roadace時R1000整車在拍賣網上一台賣1000我還嫌貴....
---Grusfaux yui Chu, 2007---
*嗯... 小弟既不姓俞也不姓朱,而世上也沒有鶴頸蛙這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