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y 2 騎了半年變舒適了。有人有類似的感覺嗎?

BIGHANCE wrote:
差別是煞車的力道 跟...(恕刪)


我習慣在進彎前就煞到可以過彎的速度,
所以跟煞車力道比較沒關係, 單純是彎中車子對轉向的反應.
彎中煞車要很小心, 一個不小心就轉倒噴出去了.
jimme1222 wrote:
可能狀況:1.輪胎胎壓不足
2.輪圈鋼絲張力
3.車架金屬疲勞
4.人為因素

我好像太認真了


我也認真的回你:
1. 胎壓每次都有確認,應該不是這原因
2. 鋼絲張力沒量過,可以確認看看
3. 金屬疲勞指的是裂縫,G排車架沒聽過。
4. 這個我就好奇了,哪種人為因素?可以分享一下嗎?

小弟念機械的,金屬受力會變形,變形分成彈性變形,以及塑性變形兩種。

概念上,受力較小會產生彈性變形,力量消失金屬就會恢復原狀;
受的力量太大會產生塑性變形,就是力量消失,金屬也不會變回原狀了。

當然,瞬間力量太大會導致金屬斷裂,這不在討論。

所謂的金屬疲勞指的是金屬反覆受力,雖然受的力量都在彈性變形範圍內
但反覆受力太久會產生細小裂縫,這稱為金屬疲勞。

因為裂縫會隨著反覆受力而成長,所以結局就是斷裂....

真的太認真了...
我是登山車換公路車的
一開始騎TCR2很震,很不習慣,甚至後悔換公路車
可是,有一天,突然不震了…
我的胎壓一直保持110-120啊?!
我想到唯一的解釋就是,練車練久了,身體不知不覺就習慣了
很多事情很難找到明確的科學證明
可是,就是如此這般…

騎了半年變舒適了,表示你不知不覺中更上一層樓了
nacer wrote:
我是登山車換公路車的
一開始騎TCR2很震,很不習慣,甚至後悔換公路車
可是,有一天,突然不震了…
我的胎壓一直保持110-120啊?!
我想到唯一的解釋就是,練車練久了,身體不知不覺就習慣了
很多事情很難找到明確的科學證明
可是,就是如此這般…

騎了半年變舒適了,表示你不知不覺中更上一層樓了


騎了TCR2 建議您再騎 Defy 或 OCR 看看..(前提是都換成 700 23C輪胎和同樣座墊)

您或許會覺得 TCR2 像 硬叉登山車 Defy 或 OCR..像有避震的..

叔叔..被 我的 TCR2 "氣血循環機號" ...震很久了..

最近入手客戶的 OCR COMPOSITE....開始覺得...Defy 或 OCR 真好騎
因為沒錢.又想圓一個 單車夢 專找別人剩餘零件.能用就用.能省就省.
SFmax wrote:
我也認真的回你:1....(恕刪)


第三點金屬疲勞應該不太可能
鋁車架會越騎越硬(一般所謂的金屬疲勞)
就是慢慢的沒有辦法回復原本的剛性(不一定是裂痕)
所以如果是感覺變"舒適"請排除這個可能性

第四點個人因素是說可能您的判斷錯誤了
畢竟人的感覺有時候會變
有可能如您自己所說身體變柔軟或騎乘姿勢改變皆有可能

我們都太認真了.................
還好Defy2不是音響
不然他們會跟你說.........run開了

(註: 事實上我打死不相信音響有run in這回事, 會run in的只有人而已, 音響可以很科學, 但玩音響的人卻寧可相信玄學...)
purplecowboy wrote:
我反而覺得公路車過彎比登山車靈活多了,
以前登山車下坡過彎老是覺得很轉向不足, 一直要去親護欄,...(恕刪)


那是因為你的MTB重心以及騎乘姿勢設定不同於RB的關係
許多拿MTB來休閒騎的車友,車把都高於座墊高,重心自然在後,
因此才會轉向不足。
但一般來講騎MTB比賽(off-road)的車友,車把的高度大約都是略低於座墊高
可以同時兼顧off-road上坡和下坡
像公路騎乘這種沒什麼挑戰性的情況,重心如果調配的好,下坡過彎時,自然可以以較快的速度過彎
(其實就是跟騎RB下坡握下把是同樣的道理)
meridian wrote:
還好Defy2不是音...(恕刪)


真的有個玩音響的朋友這樣說:你的Defy2 Run開啦!

題外話,他信誓旦旦跟我說音響的喇叭跟線材確實要Run,他還有Run的專門音樂哦!

喇叭我可以理解,可能薄膜彈性疲乏聲音就變了。但線材?電流通過導線,導線物理性質會改變?

出錢的不是我,他說有,就有!
jimme1222 wrote:
第三點金屬疲勞應該不太可能
鋁車架會越騎越硬...(恕刪)



這點有聽說,我也去爬了文。
"鋁車架會越騎越硬"=>我的認知是:沒有定論。

根據鋁合金熱處理技術的說明
http://elearning.stut.edu.tw/caster/4/no3/1.htm

自然時效越長,析出物會變粗,剛性變差。

所以我"看書的心得"是:鋁車架會越騎越軟,"但是"

變軟的速度也遠低過換車的週期!

哈,所以可忽略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