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長度選擇
每個人的身材都存在差異,騎士優先、為騎士量身打造是FITTING的重點,以FITTING的角度來看,沒有所謂的標準身材,尊重個體差異,"合適"才是關鍵;曲柄長度選擇也是如此,不是越短越好,我們在意的是多長才"合適"。
方法一:跨高比例法
曲柄長=跨高(INSEAM)*0.2
這個方法是歸納目前主流選手的設定而得,請參考EX1、EX2
EX1: 2018 KONA成績前16名菁英組選手平均跨高與所使用的曲柄長度比例為5:1,曲柄長度為跨高的0.2倍
EX2: 一級車隊指標選手CHRIS FROOME身高186CM、推估跨高為87.6CM,所用的曲柄為175mm,175mm/867mm=0.2
方法二:腳掌力臂法
曲柄長=外踝(LATERAL MALLEOLUS; Outside of the ankle)至踏板軸心長度
這個方法是考慮人體天生的構造,人類行走時小腿的負荷來自外踝至第五蹠趾關節的力臂,踩踏時力量須由腳掌傳遞至踏板,踩踏時力臂與小腿的先天負荷的力臂可相同,因騎乘時腳掌與踏板軸心之間還有鞋底、扣片、卡踏的厚度,所以測量踩踏力臂時,應該將這些厚度納入考量,所以測量外踝與踏板軸心長度是可靠的做法。
合適的曲柄長度介於方法一與方法二之間。
EX3: 某位女性身高163CM,原本使用曲柄長度170MM,坐墊高度650MM,騎乘時面臨下述風險:
1. 曲柄轉至上死點時,坐墊高度與髖關節夾角度較小,導致踩踏不順暢、腰部晃動大、過度拉扯下背引發不適,引發下背不舒服。
2. 曲柄於90度時(踩踏時傳動系統最有效率的角度),膝關節夾角較小 ,踩踏時對膝關節、股四頭肌壓力大。
3. 騎士無法握下把位,導致騎乘時風阻系數較大,下坡無法常握下把位,影響煞車操作,安全堪慮。
將曲柄長度調整為150MM後,坐墊高度相對增加20MM,踩踏直徑縮短40MM(這是對應調整原則,尚須確認其他細節...),獲得以下改變善:
1. 曲柄轉至上時死點時可有更大的髖關節角度,或可以相同髖關節角度維持低風阻騎姿,增加騎乘速率。
2. 曲柄轉至90度時,降低股四頭肌、膝蓋壓力,踩踏峰值角度提前,增加踩踏效率,踩踏力量增加,增加輸出功率。
3. 縮短踩踏直徑、圓周,產生更快的迴轉速,所以輸出功(FTP)增加,同時降低下肢轉動時慣性對踩踏法線力(無效力)的負面影響,增加切線力(有效力) 。
4. 降低身體的負擔,生理指標—心律降低 。
5. 延後腿部肌肉疲勞產生時間:自行車為耐力運動,延後疲勞產生、保留體能將有利於終點前衝刺成績。
6. 降低前輪與腳干涉的機率。
7. 使鐵人三項運動轉換更順暢(適用三項運動)。
8. 較短的曲柄可減少曲柄變形量,增加踩踏剛性。
9. 輕鬆臥下把位,下坡時煞車握桿力臂長,減緩長下坡手部不適,增加煞車控制能力。
以下騎士請再確認曲柄長度:
1. 年長者
2. 柔軟度較差者
3. 下背不適者
4. 膝蓋不適者
5. 大腿容易抽筋者
6. 踩踏時身體搖晃很大的騎士
7. 無法維持下把位低風阻騎姿者
8. 騎車時心率偏高,容易爆心律的人
9. 身高低於175CM
10. 希望成績更進步者
11. 長爬坡後段體能衰退明顯者
12.大肚喃,於上死點大腿與團結在一起的核心干涉者
13.老驥伏櫪,希望恢復往日雄風者
少部分車友擔心,因曲柄縮短機械力臂不夠長,導致扭矩較低而踩不動,其實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自發明變速器後,段數越來越多、能選擇的齒比愈來越小,不會再有齒比不夠用的問題,況且,改善了人因,發力、效率都因此而增加,不需要再用古代曲柄越長力臂越長的片面角度來看騎乘,而重點應該是騎士優先,自行車來配合騎士的人因。
最後,我想要分享,真正好的騎姿設定,需要考慮騎士騎乘的目的,不是每個人都要當選手在最後近終點衝刺,所以最大輸出功通常不是首要考量,騎士的健康才是,選手健康才有機會上台、市民組車友健康才能開開心心騎車到99歲,這不是很棒嗎?
今天我認真在練習台上去試看看極端長短曲柄差異
(ps:身高177 跨高84-85 騎乘方式比較接近直背騎法)
迴轉型短曲柄: 165mm
1.適合輕檔起步
2.發力點像是從12點鐘方向往前推
3.drop增加 因為座椅變高
4.雖然drop增加 仍容易抓下把 (低風阻)
5.不會想重踩或抽車 因為動作憋扭且很沒力
6.如果要對其膝蓋與拇指球的水平位置 座墊需後移 龍頭需縮短
7.適合直背騎法 而不管身高 都可以用165mm
重踩型長曲柄:177.5mm
1.發力點像是從2點鐘方向往下壓
2.其實不能叫做重踩 反而感覺輕腳些 50T大盤像是48T
3拉回轉我的屁股會晃 另一位測試朋友就不會晃
4.座椅降低 drop變小
5.不容易抓下把 要抓下把需將龍頭升高0.5cm 因此drop變更小
6.如果要對其膝蓋與拇指球的水平位置 座墊需前移 龍頭需升高與加長
7.比較會用到屁股肌肉 或是一些平常忘記用的肌肉
8.長柄騎起來 蠻....爽的 動不動就想抽兩下
同一台車 換了不同長度曲柄 勢必座墊龍頭都要調
調整完兩台是截然不同感受的車 非常有趣!
短曲柄適合長途長時間巡航
長柄適合短時間運動 例如半小時攻個山頭 刷strava
以上是我自己感受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