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icool wrote:
TCR2 你都賣掉一...(恕刪)
A大,我一直很好奇!!!五通的強度我們一般人真的踩的出有差別嗎???
如果都是全碳的車種,不要跟鋼管車比。
因為在德國測試的數據看來都是有差別的!!而且不小。
問過車店的人也說,如果再很陡的坡,這時候的五通強度就會有明顯的感覺,而且會被放大出來。
如果沒有差那不就沒必要買號稱五通很強的車。
如果這時候大盤有裝功慮計是可以反應出來嗎???
功率計的讀取點很重要
一直在想!!!在大盤的,在花鼓的,在踏板的!!!!
大盤會因為五通強度有差別,大盤強度也有差,
花鼓會因為輪組強度有差
這樣看起來是不是踏板的功率計損耗最少
最接近施力點的位置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coopers0201 wrote:
A大,我一直很好奇!...(恕刪)
這方面的疑慮唷?
你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分成兩個部份,第一是大盤本身的變形,第二是不考慮大盤變形來考慮車架在高負荷狀態下的變形。這兩個部份要分開看只有在實驗室裡才辦得到;通常正常狀況下直接更換大盤不動車架的狀況會很明顯能夠比較大盤的差異,但是車架來說BB的差異是沒辦法只換大盤就可以比較出來的,因為BSA 24mm 大盤拿去裝BB30的車架勢必要轉接,這樣BB30的優勢根本就因為轉接而沒有意義;BB30大盤也塞不進去24mm的BB。
但是你可以去找單獨比較都作BB30跟BB86大盤的比照,但這些都有作的廠商在BB30都改用鋁軸,找到的資料把BB30跟24mm中軸比較表現也是沒有顯著差異,反而很多車架廠商在投進BB30的時候有特別強調車架改用BB30的性能會如何如何,重點是大盤軸心的材料也跟著換了,變素更多。
實驗中的對照組與實驗組通常只有一項操作變因,就算是同品牌通型號車架不同BB系統根本也就是兩台車子了,很多測試大盤有用到車架為了減少變異是只用同樣的車架來做測試。
一體式大盤的Stiffness其實都差不多,特別是Shimano的產品;之前碰過比較感受得出差異的是TCR 2在用的FSA 超級入門一體式大盤,軸心不到20mm的鋁軸,這當然很明顯。
在你真的感受到BB30的優勢之前你有先踩得出24mm的現行一體式大盤的分別才能討論到底差異是怎樣?
之所以BB30沒辦法很實際的表是性能超越BSA BB或者BB86的原因就是因為沒辦法再使用同樣大盤的狀況去比較車架,這樣明白嗎?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正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