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741208 wrote :他推CURVELEAP價位太高了XD...(恕刪) 難怪,我猜猜看,你的預算卡死在五~六萬元上下,CURVE的APEX套餐剛好是49800元。你想買鋼管車不成問題,但被老闆擋下來;就算想要LEAP的圖裝和材質,可是單價太高買不起。沒錯吧?還是另有隱情?
ddar白馬 wrote:我手上還有3支鋼管車...(恕刪) 對於車架剛性這種感覺很奇怪,手上有鋁車與碳纖車,靜態壓著前後煞車重踩踏板測試鋁車發現五通連著後叉微微變形,而carbon車卻紋風不動,看來carbon車剛性勝出但實際騎乘上鋁車加速很快,尾速也比較快,說不出為什麼,因此參加挑戰賽都帶鋁車去但長途下來舒適性又是carbon車勝出,所以對剛性與舒適性又覺得很疑惑至於動態騎乘是否能騎出車架剛性?TCR ADV SL & TCR ADV試騎時騎不出差異,但換成TCR Composite就覺得很舒服那種感覺很奇怪,也許很主觀沒有測試儀器來的準確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G牌贊助國外車隊的車架給車手測試各項數據做為設計上的依據但其中一個車架被嫌到沒力怪車架太軟,但工程師很疑惑該車架的各項數據卻是所有試騎中剛性最好的
我目前騎鋼管車~但我一定還會買台碳纖車第一台買剛管的原因是不想在剛進入公路車領域時預算還不敢拉太高的狀況下屈就於入門碳纖車更何況~碳纖車跟剛管車的折舊~有差假設~騎一段時間後~開始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技巧~腿力等等都有進步就是來買碳車的時機了用來享受速度~用來挑戰自我你不會想要花很多錢買了台高等級碳車後然後發覺買錯了或之後還要花很多錢改車或認賠殺出~高等級的碳纖車以科技~性能來說~我相信一定好過鋼管許多但是~鋼管車騎的是一種悠哉的態度騎台高級碳車~沒上卡~沒全套車衣車褲~騎在河濱自行車道~或是騎去買便當~有點怪!騎鋼管~穿短褲去買便當~河濱車道陪小孩慢騎~偶而騎上山吹風喝咖啡~連車褲都不用穿~很自在我覺得~買什麼車~要看騎車的用途要競技~要速度~要性能~買碳車就對啦!要悠哉要耐用~鋼管是不錯的選擇!
頂級車架相比,鋼架再輕也不會比鋁架或碳架輕,鋼架再強也不會比鋁架與碳架強數據跟車感一點關係也沒有燒853 車架,配管很重要,台灣那一家的853 車架是用Pro Team 管燒的?同尺寸的853 管車架我曾有過1750g,1400g 的極端能依恩客需要去配管裁管的frame builder 做出來的車騎起來才會爽我想台灣的廠裡沒有這麼懂鋼管的人台灣車廠燒Tig 還可以,偶有佳作(配管矇到),但標準差大台灣車廠燒Lug 是災難與853 齊名的還有EOM16.5,Ultra FOCO...都是超輕量經典管材853 穩定又荷重較大,所以成為車架廠的選擇但其實比853...等老一個世代管材路感比較迷人,也比較耐用目前有些新管材兜上了老時光的變型,令人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