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Giant Rapid 2 與 FCR SLR

wwwfish wrote:
爬了一下文, 小弟可...(恕刪)


您有仔細看文嗎?
把我的文仔細看一下吧!
我騎過的車比較多

要選也是選C夾
制動力比較強
出力也比較平均

V夾很容易出現左右不均
若您不會自己調張力螺絲
會比較麻煩

C夾只要調整好以後
左右的行程就不容意跑掉了

除非您真的不喜歡SLR的配色
或是預算的考量
不然SLR真的比較優質



阿誠0725 wrote:
您有仔細看文嗎?把我...(恕刪)


誠哥,
抱歉小弟有眼不識泰山.
小弟爬了文以為V夾是兩邊出力, 比較夾的緊, 結構簡單也比較好清理,
想說 V 夾會比較適合.
沒想到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樣
配色我倒是沒有什麼喜好, 我還是把 SLR 拉回我的購車清單裏, 實際去看看
FCR SLR 應該開始販售了吧?還是大家還在等它出現的新車?
wwwfish wrote:
誠哥,抱歉小弟有眼不...(恕刪)



這點您的觀念就要更正一下了
V夾它的作動方式是鋼索在拉
利用兩邊的張力螺絲去平衡作動
若是其中一顆張力螺絲跑掉一點
則會變成其中一邊煞車皮先去碰輪框
再去帶另外一邊的煞車皮夾住
而張力螺絲跑掉的話 除了煞車不均
還會發生煞車皮無法覆位
甚至邊騎邊磨輪框
因為它廉價 所以能做到的只有這樣

而C夾的構造 它的軸心固定再車架上
利用雙軸 甚至三軸陪林的構造
平均的分配鋼索的煞車力道
以讓左右兩邊的煞車皮行程直接平均作動

就構造來說 V夾的構造比較簡單
但並不是構造簡單就好保養
就保養來說 會是C夾比較好維護
因為不用調整兩邊的張力



SLR據小弟常去的車店說
要月中才會開始鋪貨
但我認為等待會是值得的
因為就規格來說
這次不管是FCR SLR或是TCR SLR的出現
都是很超值的


推薦 escape rx2
騎乘時間 5個月

01 很多人推薦 直上彎把公路車
但問題是 我根本彎不下去 ... :)



大概是60度吧
哪天 能以45度 時速30km 騎1小時 再直上心目中的彎把車

有試過趴低一點 騎 距離20km 腰.脖子都僵掉 騎不下去
所以 我的建議是 先不要買太貴的平把車
等興趣.體能到達某種程度再直上

平把有他的好處
多一分高度 少一分速度 卻多一分景色

騎彎把車 我(你)會背相機嗎?



kommy333 wrote:
騎彎把車 我(你)會背相機嗎?
.(恕刪)


我騎標準的公路車-TCR ADVANCED
龍頭還降到剩一個墊圈


若是純運動健身路線
當然就一身標準服裝
上卡鞋 不背任何東西


若是想要慢慢騎欣賞沿途美景
我就會把卡踏換成一般踏板
穿著輕鬆的POLO衫,休閒短褲,休閒鞋
背著單眼,當然...只裝著旅遊鏡,不帶其他鏡頭
但是用"斜背"然後記得把背帶調短一點就好
這樣鏡頭才會貼著胸前不會敲到龍頭

其實彎把車上握時跟騎平把車不會差太多
阿誠0725 wrote:
因為我六種煞車方式的車都擁有過
我怎麼感覺...
油壓碟(XT)>C夾(105)>V夾(XT)>機械碟(BB5)>後踩煞(腳凍車)>鼓煞(淑女車)


聽聽khs謝正寬董事長怎麼說...




圖片來源:
<<單車校長的騎車筆記本>> 謝正寬著(2009),p74-75

因為這是一本入門的單車介紹,我想謝校長應該是就一般等級的各類型夾器下去做比較,不是用特別高階或低階的產品相比。
WilLiao wrote:
聽聽khs謝正寬董事...

(恕刪)




這本書
可以直接丟垃圾桶了

光是這一點就說錯了
現在用在公路車的C夾在做動時
是兩邊同時平均作動的

寫這份稿子的人
大概還停留在二十年前淑女車用的單軸式C夾
當時的C夾的確是單邊做動
當一邊碰到框時 再帶動另外一邊來夾框

而現在公路車的C夾
都幾乎是雙軸,甚至三軸
它利用雙軸,三軸的機械結構,增加制動力和且讓雙臂都能有相同的行程
包括它照片上的這張TEKTRO C夾 也是雙軸


並不是董事長說的話就能信
他或許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但是他並不是個研究者
或許不會去研究各式各樣的新產品
他發表這些論點
也或許只是底下的人在網路上Ctrl C,Ctrl V當功課交上去而已

然而 也因為他是企業主
他更不可能說V夾只是為了要節省成本而已
當然要把V夾說的很神很強
甚至連油壓碟制動力輸V夾這種話都說得出來了...
畢竟買得起油壓碟車種的消費者多?還是買V夾車種的消費者多?


現在開版的是問RX系列和SLR系列
我建議您可以去觀察這兩台車煞車的作動方式
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wwwfish wrote:
小弟平常比較沒時間運動, 想要敗台公路車當作是上下班的代步車, 順便運動一下.
路程大約是來回 20km, 但是其中有一段路是上坡, 距離約 1公里, 滿陡的...
也就是竹北到新豐那一段上坡..
以預算來看, 目前看上 Rapid 2 與 FCR SLR 兩款.
看了網頁上的規格, 小弟看不太懂那些型號跟編號,
爬文之後, FCR SLR 的討論比較少..
想請教各位前輩, 哪一款 C/P 值比較高呢?
你如果真的有心要運動的話,而且沒有停車問題的話,建議就FCR了!一台車架的性能好,至少以後有時間常運動的話,也比較值得改裝!
V夾車就慎慮了!如果你有想要改成彎把,V夾車會是你改彎把的一個大問題!!因為公路車煞變把的行程,是對應C夾或公路車用機械碟! 套在V夾上會造成制動力不夠線性,徒增危險!所以你看不到有廠商原廠設定是彎把加V夾,如果有...也只能說那一定不是一線大廠的做為!至少要加個行程轉換器,連這個都沒有的!這間廠商的車真的不用考慮了
阿誠0725 wrote:
您有仔細看文嗎?
把我的文仔細看一下吧!
我騎過的車比較多

要選也是選C夾
制動力比較強
出力也比較平均

V夾很容易出現左右不均
若您不會自己調張力螺絲
會比較麻煩

C夾只要調整好以後
左右的行程就不容意跑掉了

阿誠0725 wrote:
這本書
可以直接丟垃圾桶了

光是這一點就說錯了
現在用在公路車的C夾在做動時
是兩邊同時平均作動的

寫這份稿子的人
大概還停留在二十年前淑女車用的單軸式C夾
當時的C夾的確是單邊做動
當一邊碰到框時 再帶動另外一邊來夾框

不論哪一個年代的C夾,調整得當都是雙邊一起碰觸輪圈的!

阿誠0725 wrote:
疑? 應該是C夾制動力大於V夾吧?!
所以才有很多騎小折的都愛改C夾
而且C夾比V夾貴很多
(因為XTR沒V夾,以二級XT來說,一組V夾1500元就有,而一組二級ULTEGRA的C夾要3500元)
登山車不能用C夾是因為受限於胎寬 所以才會有碟煞取代V夾

小折車的車主不一定愛改C夾,至少不會超過兩成!如果用C夾也是因為V夾煞車力太強,而小折車胎大多都很細,太強的制動力道反而危險!

我玩車十幾年第一次聽到有人說C夾比V夾制動力強....V夾的制動能力甚至比某些雙活塞的碟煞還要強大!建議你有空多騎車,多多比較各種煞車,或同種不同等級的煞車制動力的差異...
V夾煞車力強不強,除了本身設計外,調整本身及走線還有煞車皮等因素都佔了很大很大的一部份!C夾比V夾煞車力強?只有一種可能,就是ULTEGRA VS 大賣場車走線極糟糕的V夾
還有...XTR是有V夾的
阿誠0725 wrote:
就保養來說 會是C夾比較好維護
因為不用調整兩邊的張力

C夾要認真講,它也算是要很常調整的!只有單顆螺絲固定,很容易位移!而C夾因為是兩邊力臂連接在一起,所以只有一顆張力螺絲!那顆也是調整張力用的
我的印象也是V夾煞車力量強於C夾,好幾間車行也都是這樣說(盡量以同等價值來說),所以上面有人說的C夾大於V夾,我還困惑了好一陣子.
真要說好保養的問題,記得當初有車行說如果要環島的車,盡量選V夾,路上比較好解決突發問題.
我倒是忘記公路車為何幾乎都是C夾?
RX7-RR3 wrote:
我倒是忘記公路車為何幾乎都是C夾?
公路車的設計就是拿來跑柏油路等平坦的道路居多,不需要太強的煞車力,C夾主要是用來控制速度,而登山車的V夾或碟煞制動性比較強,而且善用登山車技巧的騎士,運用到急停急煞的時機也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