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盤與標準盤,如果上武嶺標準盤夠嗎?

夠啦 我標準盤+12~28飛輪 也是爬上去了
只不過花了6小時
如果再給我選一次,我要用CT盤+30T(甚至32T)上去。崑陽前那一段太痛苦了。

obasoun wrote:
建議CT盤



3...(恕刪)
愛玩熊 wrote:
我的飛輪是 ulte...(恕刪)

我用過39-25上大禹嶺到武嶺..累死人了..還牽車走了一段..= =

還好剛開始就用39-28上去....
第一次上去幹麻用標準盤
還是本來就是用標準盤
建議先騎的完,下次再騎的快!
艋舺的結局是什麼?為了什麼而爭
Top-Secret wrote:
小弟最近換新車
大盤跟飛輪也整個換了
齒比一整個很不習慣...

我本來的齒比是
標準盤52/39T + 九速飛輪 12/23T
飛輪在19~21t(9速飛輪的中段區間) 做52t和39t大盤切換的時候
齒比的銜接很順暢
不會一下子跳很多
在市區內30上下閒晃的時候很常用這幾個齒比
所以大盤的變速我覺得很順 很好踩

可是換上
CT盤50/34T + 十速飛輪12/28T
飛輪中段的情況要切大盤 50T跟34T的齒比一下子會差很多
輕重差太大 感覺沒有之前順暢

我車 50-34 / 11-28
除了熱身以外,在市區騎車我通常都固定用大盤
21T 起步,在不飆速的情況下,常用的飛輪是 21、19
上陸橋,50/21 抽車或 50/24 坐著騎 (偶而大對大不會怎麼樣啦)
這樣滿好用的,不用大小盤切來切去

50 和 34 的差距是較大
但用久了也就習慣了
在大退小時,我後變會同時退三檔 (小進大則進三檔),這樣銜接就很順了
不過我的飛輪沒有 16T,所以在你的飛輪多了一片的情況下,我不保證這樣的用法仍然可以很順的銜接
Stallings wrote:
我車 50-34 /...(恕刪)

就慢慢試手感了
之前也是考慮到大對大小對小的問題
所以我直接就把9速飛輪分成
23t以下6片 給39t用
12t以上6片 給52t用

所以我才會在飛輪中段常常切大小盤
中段也是我在市區內最常用的齒比就是了 30km/hr 上下
如果過了清境以後還有不錯的迴轉速

那麼再來考量心肺的問題

我自己個人的觀察

有些人齒比太重或是肌力不足轉速拉不起來

過了鳶峰 甚至之前 轉速已經低於50

那基本上也不會太喘 但下背部已經痠到趴下去了

培養基本的體能或許是你可以考慮的方向

總歸一句 還是建議CT盤
小弟從標準盤換CT盤
時間減少超過一小時
因為像我這種肉腳騎標準盤
過了翠峰後70%以上路段都是用牽的
騎的上是一回事..騎的有效率又是一回事..
慢慢龜..帶騎帶牽挑戰攻頂成功..還是要壓完賽時間?
已經有高手建議用CT盤了..
您可以評估一下想要怎樣騎..
重點還是安全健康不受傷~快樂騎!
colnagomaster wrote:
您可以評估一下想要怎樣騎..
重點還是安全健康不受傷~快樂騎!(恕刪)


小的不才
車子還是要配50/34跟12/27的10速飛輪 方能成事
最重要的是下車後不會抽筋
不然就會變成"一日九次郎"

牽車欣賞風景拍個照當然是美事
不過看見小女生在旁慢慢龜上去
身影漸遠確實不是味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