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K wrote:
只有前輪改碟煞, 急煞時應該很容易撇輪吧 ??
就是前輪鎖死了, 後輪繼續轉. 車體會有點側偏打滑的感覺. 瞬間有點恐怖. 要是重心偏高的小輪徑車, 可能就翻車了.還好公路車輪徑夠大, 只有打滑.

我碰過幾次這樣的現象 , 用 C 夾的 Defy3 or 碟煞的 Defy Adv SL1 都碰過, 所以我都是後煞為主 , 前煞為輔.
我的做法錯了嗎 ??)


說實的,無論使用的是C剎還是碟剎,只有多加練習才能夠臨危不亂安全停下。

直接說就是,沒有技術的話,不論用C剎還是碟剎都只會悲劇收場。

另外,很多車友都未真正體會過公路車專用的碟剎系統,然後就只聽說山地車車友對碟剎的見解,並將之投射到公路車上。

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實情是公路車專用碟剎系統並不是大家所想的突如其來海量的剎車力度。相反,油壓碟剎系統能有效提供比C剎更細緻的控制,更易掌握及感覺到不同情況下所需的剎車力度。

未試過的趕快去試一試最近款的公路碟剎系統,保證會消除對碟剎的誤解。
ETK wrote:
...(恕刪)
不管前後輪都不應該鎖死
如果你有這樣的現象,請改正
另,後煞為主的話,當你下坡速度一快或是在下陡坡,你會覺得很恐怖,且會煞不住
ETK wrote:
只有前輪改碟煞, ...(恕刪)


確實要以前輪為主才是正解~高速下負重都在前輪~所以這也是為何後輪很容易鎖死的原因~負重降低~所以跟地面磨擦力就降低了
相反前輪因為負重大所以可以提供比較大的摩擦力~煞車力道也會比較強
況且前輪要鎖死其實還蠻不容易的~負重越大煞車力道就要更大才能達到鎖死的最大靜摩擦力~除非是地面很潮濕或是泥濘路面~那就真的很容易鎖死打滑了
很多錯誤訊息跟關念造就許多"神話"
就像剎車一樣
其實
就跟上面幾位說的一樣
前煞真的用的比後煞多太多
前比後
不管制動,操控,都重要太多
有興趣能去翻翻一本叫做科學解析的書

如果下坡跟平地
只讓我選車上只能裝一個剎車
我一定選前煞
而我的登山車跟公路車剎車皮更換也一樣
前煞換3次後煞約換一次




但回歸本樓
前輪改碟煞
這樣可就幾乎綁定前輪要用交叉編法
這可是跟時下公路車流行的前輪用放射編法
不一樣啊
視覺上
我是偏好前輪用放射式編法
我騎Defy油壓碟公路車,煞車輕重有層次感。

某日我同學借我騎他的merida油壓碟登山車,稍微按用力一點車子就停下來了,剎車犀利到我認為在地面較滑的地方使用會摔車,同樣都名為"油壓碟煞",但其實公路車與登山車操作起來是完全不同感覺的東西。

若我只騎過登山車,打死我都不相信這麼大的制動力用在光頭胎上不會摔車。

deanet wrote:
其實.使用上沒啥困...(恕刪)

請問大大的公路車是成車還是組車的?
覺得您的車很好看,
最近正在物色碟煞公路車,不知道能否提供些許資訊供參考呢?
目前我的口袋名單似乎只有DEFY~

謝謝您~
職業選手很在乎重量我知道~但小弟這種破百公里以後均速只有17/8的遊樂型肉腳是不在乎多幾百克的~
光碟煞不用擔心碳框燒框~而且剎車更線性~以及強大的視覺效果
只要價格不貴一定是考慮下一台車的重點啊~~
目前平常看得到的也只有捷安特defy有~其他的幾乎看不到~~~
希望普及後有更多選擇~~~
小弟有台2012捷安特ATX EXP的登山車
以小弟我常常從竹東垃圾場下坡的經驗來看
碟煞的制動性並沒有可以達到可以鎖死輪胎的地步!!
個人覺得甚至沒有V夾的制動性好
所以小弟覺得不需要對碟煞有過大的期待
不過 下雨天的時候 就會比V夾好用很多到是真的!!
ETK wrote:
只有前輪改碟煞, 急煞時應該很容易撇輪吧 ??
就是前輪鎖死了, 後輪繼續轉. 車體會有點側偏打滑的感覺. 瞬間有點恐怖. 要是重心偏高的小輪徑車, 可能就翻車了.還好公路車輪徑夠大, 只有打滑.

我碰過幾次這樣的現象 , 用 C 夾的 Defy3 or 碟煞的 Defy Adv SL1 都碰過, 所以我都是後煞為主 , 前煞為輔.
我的做法錯了嗎 ??

完全錯了
無論是先後再前,或以後為主,都是錯誤的觀念

行進時無論你使用前煞還是後煞重量都會往前轉移,後方因此變得空虛,後胎抓地力就會變得很差。在這個情況下使用後煞減速沒有效率,抱持後煞為主這個錯誤觀念的人,通常會更大力去操作後煞。腳踏車時速不高算還好,不過機車就不好,這正是造成很多機車騎士打滑摔車的主因。你可以上YOUTUBE查過彎摔車影片,那種後輪先打滑的摔車,幾乎都是後煞操作錯誤導致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