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回案發地點,知道為什麼我騎不到40而很晚才發現洞了.....

1. 那一段緩下坡的路面是水泥路面,不是一般柏油,中間有接縫,所以本來顏色就比較深,所以沒有能夠及時發現路面有異狀

2. 旁邊是交通號誌,所以以為黑黑一條是影子......

補上google map的照片,紅圈就是把我框撞爛的洞,不過這是2年前的照片,所以洞還沒出現





如果有上卡兔跳時就不需要勾踏板了!
前輪撞擊前往上拉起把手 , 雙腳小腿做收腿動作 , 基本上後輪衝擊力道就可以減輕....
但是言歸正傳 , 騎車時前方路況還是需要注意 , 能慢就慢...能閃則閃.....
有機會來台灣的WRC路面磨練磨練
直接再買一個輪,話說聽過LW剛買第一天就因坑洞一個輪子壞掉,因人為無保固,只好再買一個
能閃就閃!但不能閃的時候,要嘛就硬碰硬!順便測試框的強度!

不然就是前輪立刻拉過,重心往前壓,屁股離開座墊讓後輪衝擊減到最輕!

我一開始就這樣回的,只是一堆車友不認同!



謝小正 wrote:
如果有上卡兔跳時就不...(恕刪)
mpz10whale wrote:
能閃就閃!但不能閃...(恕刪)
下坡抬後輪?不要鬧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