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新手3款外胎的少少感受

馬牌的胎會裂,其實是非戰之罪,在台灣的氣候下,很多人不知道騎完車要把內胎裡的氣洩光,才能延長內胎和外胎的壽命,長時間讓外胎保持高壓情況下,很容易就裂了。

tinyallen100 wrote:
馬牌的胎會裂,其實...(恕刪)

我以前只知道要放半氣,但懶得每次出車前打氣,所以慢慢忘了這保養法。
http://tw.myblog.yahoo.com/kimosabe-kimosabe

tinyallen100 wrote:
馬牌的胎會裂,其實...(恕刪)


大過年還會看到謬論?現在又不是農曆七月

照你的做法只要外胎打氣出門騎個10km會裂的還是會裂;氣放光再打氣就會碰上對外胎夾內胎的機率

馬牌會裂基本上可以找代理換胎,馬排外胎一旦脫鬚或龜裂就有安全問題;米其林的外胎會裂是從上個世紀的型號就開始會裂。

拜託大過年別發誤導人的文章害人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kimosabe wrote:
我以前只知道要放半...(恕刪)
放掉一半就好
放光是不太正確
米牌的胎一開始小裂, 裂到編織層就會大裂, Pro3 Pro4 都會...


如樓上幾層所述, 騎完車洩氣有助於避免提早裂開.

jcchiou wrote:
米牌的胎一開始小裂...(恕刪)


裂到編織層之前其實正常胎壓下胎體就已經變形。

沒騎車維持在60~80psi之間就可以,過低的胎壓在公路車不管是丁基膠內胎或乳膠內胎都是會被輪圈擠壞。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jcchiou wrote:
米牌的胎一開始小裂...(恕刪)

要裂成這樣子,大概跑了多長距離?
http://tw.myblog.yahoo.com/kimosabe-kimosabe
GP4000 20C 兩千多公里沒破過 雨天下坡也還好 輪胎越窄 煞車越要提前 不然神仙也救不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