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要買一台車,車架大小是不是過大就是過小?

上金油是個不錯的做法
消光色確實不好看出碳纖的大理石紋之美
遠看還滿像刮傷的

我之前也糾結在這款 45cm 與 48cm 間 (我 169)
跑了幾間車行都跟我說無懸念是 45cm
連客服也是如此
結果去直營店,服務人員一開口就說:你車架應該要選大一號才對 ...
但直營店真的很棒,馬上幫我調整
真的很感謝他們

48cm 適合 171 - 175 高,因此您選 51 車架應該是對的
若選 48cm ,大概就是爬坡有優勢,長途巡航較 51 累

以上資料室這一兩周內問了許多車店老闆與服務人員的心得
隨意看看就好
F35 這車架,我覺得是偏短的。

以比賽車架來說,多數XS車架(就是最少的size) ,reach 和stack (就是圖上的(H 和 I) 大約374mm 和 520mm左右

F35 size 45 則只有 365mm,是偏小了1-2個size 。相反如果用size 48, reach 是對了,但stack 則去到544mm, 比起正常520mm 高了2公分! 車架反而近似耐力長途車的高頭管車架了!

不過樓主說了自己柔軟度不足,這反而是好事!以身高177(跨高多數有85左右吧),size 51 應該不錯的了。而且車頭比較高,可以將手把放到比較下面(不用太多墊圈),整架車的氣勢就出來了!
andeschau wrote:
F35 這車架,我...(恕刪)


換個角度來說,有可能發生放到最底了,還是太高

如果本身不愛趴低,或是柔軟度不佳,或是手短,那就還好,

不然stack 56,有可能發生上半身太挺。

我看車主的手也不算短,我個人覺得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的...

而48的reach 374,對177的人來說很剛好,stack 544也是,

48看起來很小,上管53也是,按照常理,177cm的人絕對不適合!

但仔細看stack跟reach,這車架是假性的小車架,事實上跟他牌的M

或是尺寸54的差不多,反正都訂了,拿到車以後來張側面照就知道了!
請問要買一台車,車架大小是不是過大就是過小?
美麗與智慧並重.英雄和俠義的化身

palada wrote:
大大您是買哪一個顏色...(恕刪)


雖然我沒有買他們的車,不過朋友裡面幾個買他們車款的評價都很好。
陪同友人去購車時,跟老總也有小聊了幾句,感覺滿有心跟願景去投入這個市場,
價格比起同級車來說相當實惠,品質也相當優異。
在Fitting及選配上的技術也相當到位,幾個朋友後來去外面作專業Fitting時,
都是相當符合標準設定的,反而是一堆砸大錢買進口車的多數都GG了。
最後恭喜入手美車。
我購入的也是 消光紅
這款塗裝真的是大躍進,許多人讚不絕口

看過實體的亮光綠,其大理石紋,真的是比消光版的迷人多很多

樓上的 andeschau 大 與 svmax78 大 兩位說的沒錯
具原廠回覆 45cm 跨高 74,48cm 跨高 78
其 45cm 車架上標示 XS,官網則是 S
與其他車架相比,確實比較像他廠 S 尺寸的車架,而 48cm 則已接近他廠 M 尺寸
這也是當初我一直納悶的地方 (畢竟也不是專家,不懂得太多了)

後續原廠是幫我調整龍頭長度更換長一點點的,反正我的腰也沒太軟Q
現在看自己的車,就座高拉高,龍頭拉出來,整個氣勢有了,心情也好了 (哈,好膚淺的我)

反正就用力騎吧

svmax78 wrote:
換個角度來說,有可能...(恕刪)


177高騎reach 374mm的車,這有點太短了吧? 我167 也已經在踩374mm的車了(不過別家的是XS size 46, 而且stack 才514mm 吧了)
就算再看看giant 的propel , XS 的reach 也是到了372mm 和 stack 517mm, 難道你認為177會騎 XS 的propel 嗎? 起碼也會到M 吧 (reach 386mm / stack 553mm)
 除非腿真的很長,腰又短,手也不長吧⋯⋯
andeschau wrote:
177高騎reach...(恕刪)


你踩374,不代表177就不能踩374啊!

reach太短,可以加長龍頭,

高的人之所以不能騎你所說的XS propel,主要不是因為reach,

而是坐點放不到位置,跟stack太低,騎姿太趴的關係。



看一下Tarmac的幾何圖(雖然我覺得這種設計很白癡...)

49,52,54的reach是386,386,387,適合的身高從162~180,

難道說162可以騎的,180也可以騎嗎?當然不是,

差異就在坐點位置跟stack,180的去騎49,reach對了,但太趴,

同樣的162去騎54,reach也可以對啊,縮短龍頭就好,但stack太高。



依照經驗,177公分騎reach374,差不多配11~12公分的龍頭,

這樣會很突兀嗎?應該不會吧?!

stack544,手不要太短,頂多放0.5~1公分的墊片,

甚至放到最低都有可能,但stack太高,請問要怎麼補救?

放到最低了,上半身角度還遠遠大於45度,這是沒得救的耶!

當然,以上是幫很多人設定後的經驗之談,

紙上談兵總有許多未竟之處,到時候看照片就知道了。
不打緊
我只是看普遍車架的reach 和stack 來說,只要你多看不同車架,就知道大約那個size 會用那個reach 和stack。只能告訴你,F35 是偏短的車架(跟cervelo S3 差不多),而相反specialized 在小車架是由長又低的。

另外,車架reach 和stack 並不一定按size 越大而按比例向上的。這方面 specialized就一個奇疤例子。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廠家並沒有顧及小身材的用家哦!

很多車架都是以外國人身高體型設計的,因此多數以M size 來做標準(多數以頭角和座角73 度來定義)
要做到XS, 很多時候都直接在座角做手腳,來個75.5度,把水平上管長度縮短,就說是小車架。FUJI transonic 也是一個好例子。

詳細一文,你自己去看一看cervelo 網頁:
https://www.cervelo.com/en/engineering-field-notes/sensible-frame-fit

當然是人在選車架,我考量是在用90-100mm的龍頭下,可以乎合一般的高低差下的設定。大部份人不是車手,如果刻意用小一號車架,做出大高低差(或是墊一堆墊圈來推高手把),用120-130mm 龍頭的設定,我是不推薦了。
另外,車頭stack 太高,多數用-17度的龍頭,就比正常-6度龍頭,壓低了差不多1cm有多(100mm龍頭計算)。環法車手就多數用這種龍頭來加大高低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