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y wrote:國內比賽高手...(恕刪) 國內比賽,找不到贊助的只能說潛力未被發掘,我想他自己都不敢稱高手;而對廠牌的形象與經費操作來說,贊助不同掛一狗票人的困難度和低效益>贊助一個車隊>成績能被看見的個人,不是G和M能見度低,是品牌太多了。台灣有幾個想買車的不認識這哥倆?別說車隊了,台灣有幾個人出得了國比賽?去了會被看見嗎?這世界有幾人會關注在台灣辦的比賽?以台灣市場對比其他國外市場來說,贊助己是多餘,能少則少。
國內菁英車隊選手所使用的器材大多為贊助所以根本不用自己買,G牌就贊助了北部的哥倫布M牌則贊助南部的申騰,本人騎車十幾年純粹為了健康而騎,年中剛換G牌一級車架幾個月的騎乘對車架性能非常滿意CP值高,同樣路線屢破前支奧地利品牌車架PR還小漲FTP
tby wrote:台灣不是全世界知名單車大廠嗎? 為何高手們都不支持自己的品牌,而紛紛購買國外單車品牌? 國外選手也會騎捷安特阿~之前環法衝刺王雞頭哥騎的就是捷安特...如果真的覺得GIANT夠好夠強,又何須在乎國內選手選不選擇GIANT,畢竟一線品牌車架多的是,GIANT就是其中一個一線品牌...如果樓主騎GIANT,那就忠於自己的選擇並好好的愛自己的選擇,如果沒有騎GIANT,那也不用替別人操心不是?畢竟別人花的是他自己的錢...
與欺說國外月亮比較圓倒不如說整體國家發展形象差別所致一樣規格的電視,你為啥要買索尼,不買海爾所以,成為先進國家的商業利益是無法想像的,韓國慢慢跨進去了,台灣要加油至於集權國家們,它們永遠不可能享受像先進國家自由民主體制為企業所創造的巨大利益,只能殺價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