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_HYPER 38mm/50mm碳纖維幅條/碳纖輪組

Motor123 wrote:
碳框用c夾,不管你用專用,多貴的煞車塊,一直含住,就是會燒框,不想燒,就是換碟煞車。



碟煞車五年後若還熱衷騎車,會入手
Ahoo Chen wrote:
你平常上得去的,
我保證你換輪組還是上得去。
平常吹不動你的,
我保證換了輪組還是吹不動你。



人的實力決定裝備效能的展現
f2002my wrote:
其餘就著重剛性及過保固後維修的零件取得方便性



若賣得好,零件應該備有庫存.....但真的要賣的好
攝影愛好者 wrote:
不擔心二手價格就放心(恕刪)



這個一定沒有人喊收,或要破盤再破盤價
單車李 wrote:
不過hyper輪組要注意
前幾天有人po小摔車碳條全斷……



確實看了國外網紅測試,碳幅條側向抗力不強,容易被折斷


這摔車實證了!!
單車李
所以鋼絲一直沒被碳條取代,一定有原因
那個網紅不知道 ,
不過經 Luescher Teknik 大神的非常科學化測試
Hyper Lun 的碳幅條似乎堅不可摧
單支幅條可承受拉力 430 KGF
連機器也拉不斷 ! (最後拉斷了那個連接頭, 而不是幅條)



william6910 wrote:
確實看了國外網紅測試(恕刪)
俠客中的俠客
luftbubi 碳纖維本來就是抗拉強度極高但對剪應力極差的材料,這種線性的輻條產品,拿來垂直加壓,金屬是彎曲變形,碳纖維是彎曲後直接斷,既然要測試,難道不應該測試出來嗎,字數不夠喜歡就買吧。
luftbubi
樓上除了看影片也要聽人家測試完的評語啊,如果我是廠商課了金才得個這樣普通的評價不是要翻桌嗎
Ahoo Chen wrote:
你平常上得去的,
我保證你換輪組還是上得去。
平常吹不動你的,
我保證換了輪組還是吹不動你。

上是上得去啦,問題是檔位得退多少?
畢竟板輪重在輪組最外側,是全車對驅動影響最大的地方

至於側風問題
我是沒用過高於32的板高 (我有一組通勤用的40鋁板,買通勤車附的,車買來就拆下積灰了)
不過我有次騎我的通勤鋁車跑西濱,兩輪都低框,其中一個還老式單層框
那次被一個莫名側風從右邊踹了一腳,讓我連人帶車向左偏了約2個身位
對,你沒看錯,我覺得就是被踹了一腳
實際偏移距離不太清楚是多少,但應該是1.5公尺附近
若換成使用板輪,你覺得這一腳會不會讓你摔車?
記得之前看對岸的輪組測評影片,測試的人有說有天不小心在騎車時手套被捲進幅條,結果一下子斷好多根.
在對岸的話直接寄回去花錢換一下就好,在台灣的話應該就沒那麼方便了
TONY1978
那是大x小騎吧
eric62
對4分鐘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CLJImCuQQ
2023 年款是高低框設計,
1300 鎂不算過份
待今年雙11時買一組玩玩.
單車李
看一下13樓貼文……多考慮一下
拉拉補給讚
不摔車就沒事,會摔車連騎碳架外出都得考慮一下。是不用自己嚇自己啦,只是出事的後續該如何處理需要多關切一下。
chachaping wrote:
不過經 Luescher Teknik 大神的非常科學化測試
Hyper Lun 的碳幅條似乎堅不可摧
單支幅條可承受拉力 430 KGF
連機器也拉不斷 ! (最後拉斷了那個連接頭, 而不是幅條)


其實這說明不了什麼

Luescher Teknik只是說這輪組剛性很好,對於體重比較輕的騎士可能還太硬了,但是他這影片也補充說了他不確定全碳幅條輪組破壞的模式,并舉例說全碳幅條的Mavic R-sys也曾經遇過摔車整組輻條斷掉,後來在輻條裡加入凱夫勒補強的事

P.S.我個人看法,車是買來騎不是買來摔的,整天想著摔了會怎樣怎樣其實是庸人自擾,才一千美元出頭的輪組騎幾年就算total了也是夠本
單車李
有些人會做最壞打算,當初我買碳車也是想沒這麼容易摔……騎一年後真的摔裂車架,誰都不希望摔車,只是有案例出現看13樓,就小心……我摔裂車架還好輪組沒事
高雄黃小菲
碳條的缺點就避免側向受力/撞擊,這不是單單HYPER的問題。中國那邊國產高階輪都往碳條發展,買這種產品大多有這個認知。中國品牌配高階鋼條的輪組也就台幣2萬出頭,講求實用的人還是這個選擇居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