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器campagnolo與shimano的比較

P.S.以2006~2008年十速的的一、二級零件作為評論的標準。

Campy 好還是 Shimano好?
這個其實不是好不好而在很多地方是主觀上喜歡不喜歡的問題。

重量、外型、品牌形象不特別討論。

分項來看吧

Shimano的煞車槓桿比很輕前後都採用雙軸的設計,實際操作以很少的力道就可以得到強大的制動能力,就像是一台汽車配有很強的真空輔助煞車幫浦加上超強的碟盤一樣,換句話就是輕鬆煞好力道。Campy這方面的看法與 Shimano不同,Campy認為以公路車細窄的輪胎接地面積,煞車能提供的力道早就超過輪胎的抓地性能,改善煞車的漸進性反而是主要的設計目標,因此Campy採用了前雙軸後單軸的設計,主要目的在讓前煞的制動力道比後煞強,在使用時不容易因後輪的煞車力過大而導致車身偏擺,同時煞車的彈簧力道也比Shimano要強,兩個設計相加很容易操作出所需的制動力道,簡單說Campy的漸進性佳,對於「減速」所需要的煞車力度更容易精確的掌握。這部分我個人喜歡Campy,我一個騎MXL的朋友則喜歡Shimano 這青菜蘿菠各有所好沒得準。

  煞車還有另一個功能就是在換胎時要鬆開好讓輪胎能順利卸出,Campy在煞變把用個簡單的卡榫就達成任務,且在換胎後忘記鎖回時一握便知,甚至還可邊騎乘邊調整回來,Shimano則設計在煞車本體上,機構較為複雜且安全性不如Campy( 我有個朋友使用Shimano系統,在平溪回台北的分水崙後輪破胎,修復後忘記將煞車改回,到了下坡一拉煞車後輪沒有煞車力,僅有前輪且煞的過急直接前滾翻摔車),這各部分Campy較優。

  煞車談完了,在來是變速系統,先看後變,變速的動作分上檔(齒片小往大)與降檔,後變速線的張力越緊時上檔越快降檔越慢,反之變速線的張力越鬆,降檔越快上檔越慢,除了線張力外飛輪佔了很重要的因素,Campy的齒型設計便於上鍊,因此後變速器的線張力可以調到降檔與上檔效率都很高,但Shimano只能在上檔與降檔的速率之間調到一個平衡。就後變的表現,Campy的性能無庸置疑。
 就像看後變的效益是後變速器+飛輪+鍊條一起看,前變的效益也是前齒片+前變速器+鍊條的組合。在前齒片的構型上Dura-Ace 的設計堪稱經典,上檔的效率極高(上檔所需的曲柄迴轉角度極小及重負荷下依然可輕鬆上鍊)這點Campy確實比不上,不過近年的Campy系統每一年份都在前變的組合上作一點修改,增加了上鍊釘,前變速器的槓桿比、導鍊夾構型也多有調整。

  曲柄:’06前Campy是標準四方孔的BB軸,Shimano已經是外掛培林的架構,從機械結構的觀點來看,Shimano有絕對的優勢,’07年後Campy也在不增加Q-Factor的情況下改為外掛式培林,兩者在功能上都有不相上下的優異表現。以空轉阻力則Campy 小於 Shimano。

煞變把:這是很難去客觀去比較的地方,我是Campy Fans 那就說說Campy的優點好了,第一是變速方式, Campy在後變的降檔可以多檔一次到位,我常常是前後變一起動作( 就是同時前齒大到小後飛輪也由大至小,反之同時由小到大,會這樣操作主要是當二十速來用而不是當兩個十速的變速組合 ),這時多檔一次到位的優點就顯現出來,在實際變速時整體動作乾淨俐落精準確實。第二是Campy的變把比較適合像我這樣的小手,在上把位Shimano的Reach 比Campy 長了約1cm,對我這種身高不高的身材來說Overall Reach 的每一公分都得斤斤計較,在上把握煞把的位置,Campy較窄Shimano 較寬,我手小愛Campy( 其實煞變把C.D.認為最佳人因工學設計應該是SRAM ,前頭窄煞把外撇,在上把位煞車時肩膀脖子不會像Campy那樣繃緊 ),適合小手的第三個設計是Shimano 的煞車桿本身就是變速桿,在下把位拉煞車時會搖晃不穩定,變速時有時也會觸動到煞車的軸向,這個設計我不喜歡。至於有網友提及下把位Shimano 的煞把比較接近車把,我的經驗是兩者差不多除非Shimano 那組可調位置的煞變把手,在一、二級的煞變把位置都差不多,對這個距離影響較大的是在車把的設計與變把鎖在車把的位置。另外Shimano 的變速時所需的力道感較輕Campy稍重,這就各有所好,最好的設計應該是輕而檔位明確吧!

以施工難易度來說 Shimano 的扭力是給一個「數值範圍」而不像Campy 是給一個「數值」在鎖Shimano 系統時,不用扭力板手直接以六角板手工作,單憑手感95%以上可以鎖在原廠設定的扭力範圍內,Campy不行,得乖乖的用扭力板手施工。在調整上Campy的一、二級零件對調校的要求很高,調整得宜與設定不良會有很大的性能差異,Shimano則和善多了,寬容度還不錯,在不細調的情況下都還能有不錯的性能表現。

耐用度,我覺得都還蠻耐的,這兩級零件的穩定度與備妥率都不錯,Campy飛輪倒是貴到天價,好處是可以單換部分的齒片,這也反映在兩個品牌觀念上的不同,Campy希望你能定期保養維修,所有零件(包含零件上的小螺絲)都能提供維修品,買一套花花保養費讓你用很久(保養費沒打聽過 );Shimano 看起來是壞了就請您換整個主件。

最後談談價位,Campy ’08 Record 價格昂貴到令人頭暈的地步,二級還可接受,Shimano 在台灣有特殊的價格優勢,就是三不五時還可以找到那種便宜的流通品,兩者相比價差還不是普通的小。唉!

樓上大大的心得真是詳盡又專業,值得大力推一下!!
自己去抓一下比較準
我之前也是比較實體後覺得
campy 不是煞變把 走線也比較乾淨
所以我個人比較喜歡
供您參考
C.D. wrote:
P.S.以2006~...(恕刪)


真是專業的評論,令人嘆為觀止,謝謝大大的分享.
針對CAMPY詳盡發言CD兄,他BLOG文章很有看頭(個人覺得參考性還不錯),
不妨順便檢索一下並且拜讀,收穫會更多~~~
看完CD大大的分析,真的收穫很多

https://www.facebook.com/ccc07050
C.D.兄的blog在那裡阿?找不太到說~~~
handup wrote:
C.D.兄的blog...(恕刪)

名稱:C.D.觀點(我不認識他...幫打廣告應該還好吧?)
http://tw.myblog.yahoo.com/cd-image/
小弟個人感覺
喜歡C牌的外觀但卻喜歡S牌的操縱感
因為C牌的在操作還是比較重手(但喜愛的也大有人在)
但S牌的09年新款7900系列 似乎在外觀上更吸引人了
Record我雞婆幫你補充一下(我有Campy 跟Shi.........mano各一), 島野工業Shimano因為冷鍛技術獨步全球, 旗下變速多採用鋁合金金屬為主體, 非常注重人因工程, 矽膠的手感柔軟有彈性, 隨你咨意揉捏.........., 咳!嗯!....長時間的操作較不易產生疲累, 缺點是檔位不明確, 由其是前變速兩片三檔的設計實在是.......爛, 另外就是冷冽的金屬變把在冬天讓凍僵的手指更加痛苦, 2004年以後的金屬容易氧化問題已大幅改善.

Campy 則是義大利風格強烈, 檔位如手排跑車般明確快速, 遇到大下坡的連續退檔功能實在好用, 以carbon跟工程塑膠為本體, 重量比Shimano輕上許多, 快拆釋放功能設計在煞把上更是一絕.
缺點是人因工程真是爛, 手一定要夠大手指夠長, 才好發揮出產品設計優勢, 長時間虎口的壓迫很大, 連續下坡路線更是一種折磨......
大概是這樣吧.

**********************************************************
網路找到的資訊

是非兩面看 : 困難似金錢 工作是表現 : 偷學古聖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