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夾沒未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碳纖輪組廠商通通躺平擺爛了!沒有廠商願意花精力改善煞車邊!再加上藏線的要求,油壓管比機械煞車線更耐彎折,油碟已經是最佳解了!!11速C夾未來應該是下一代的tiagra來當主戰,不願意用tiagra的人,快趁現在還有R8000的時候入手吧!
身邊的老車友 6成以上都還是C夾 C夾沒這麼不堪每年11月第一個禮拜六 TWB北高 雙塔 三塔 大拜拜時你可以去路邊拍照 數數看 C夾佔幾成 碟煞佔幾成(例如去年2023年 可以去 瘋迷 phomi找照片)腳踏車參考數量可以破兩三千台以上有人用 就還有商機C夾 只要剎車線 剎車塊 夾器 跟煞變把 +邊條耐磨的輪組 搞定~~ 維修更換超級簡單加上就是比較輕 沒道理不繼續用啊~~
打了一年多的遊戲,我覺得老花眼變嚴重了,眼睛對焦很吃力,晚上太暗看不清。昨天晚上去騎西子灣,回家時從壽山動物園下滑到停車場前,差一點撞到一隻猴子,鋼管車上的C夾30幾歲了還是煞到車子側滑,是不是末代商品?我想應該很難被時代淘汰吧,製成簡單、成本低廉、安裝維修方便,至少中低階車種還是會用,就像低價機車還在用鼓煞一樣。但這種文還不錯,市場多點便宜的二手車,我也比較能撿一些便宜。
我就是例外,知道C夾快走入歷史了而買了頂規C夾車架來騎的人。看著兩片碟盤破壞了整台車子的俐落感之外還有我並不是下坡要衝多快的人。新車夾器配的是DA9100,才知道c夾手感可以那麼的好。還有就是框煞沒有那麼不堪啦,雖說我也曾燒框過但是近代的輪框跟剎車片已經改善很多了,體重沒有很重的車友其實C夾已經足夠使用了。對於喜歡動手就能維護保養的我來說,不用把腳踏車顧得跟汽車一樣,C夾是最好的選擇。
時代會演進,舊的沒有不好,也無需抗拒新事物20年前壓縮車架興起,一堆人說醜,由於剛性強,重量輕,最後市面上也幾乎都是壓縮車架20年以前,53/39大盤配12/23飛輪,只要有人想換50/34,會被眾車友恥笑,更不要說飛輪換上34T了.現在迴轉訓練和功率訓練普及化,高迴轉已經成趨勢再來就是窄胎到寬胎,以前都21C,或23C,現在至少25C, TCR ADV雖然配25C,因為框寬把胎撐寬的緣故,實際量測是28C,寬胎低壓已成常態碟煞在登山車也曾經戰過一輪,現在有人買高單價登山車會想用V夾嗎?公路車碟煞化除了有藏線需求外,寬胎造成制動力道需求上升,這兩年流行窄把長龍頭,間接增加了上把位時間(不用臥下把就很空力)......總總理由讓碟煞優勢更加突出電變碟煞有很貴嗎?沒有啊!台灣大廠KHS Flite 720 只要59800,覺得香!就看今年7月G牌TCR大改款香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