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貼出騎乘數據證明非碟煞車不可

個人感想,其實也沒什麼理由,不會因為碟煞變更快,搞不好還因為變重騎得更慢 😆
如果是油壓碟煞就是長下坡不用做甩手功、可以用更寬的胎,走全內線看起來就是帥,外加現在新車大多都是碟煞,如果有要換車幹嘛再去買漸漸會被淘汰的框煞?如果沒有打算換車,框煞繼續再戰十年也不會怎樣
我只能說速度夠快的時候你甚麼煞都一樣

碟煞你頂多鎖死車輪,然後整車慣性照樣往前滑,

這還是好天的時候,下雨就滑得更遠了


甚至可能你碟煞用力一煞你瞬間就整個人飛出去了

當然你有abs就再說,但自行車基於重量的抓地力就可能是個謎


某地方看到的煞車是為了輔助轉彎的道具而不是讓你玩瞬間減速的玩具

我還是老話一句,隨時注意隨時預判

十次車禍九次快
june-sue
所以碟煞不是用來下坡喔
pc8801
想想看何謂高速?甚麼姿勢能踩到高速?那不就是妥妥的飛行姿勢嗎?
瘦的狠 wrote:
我就一直不懂大家到底都快到什麼地步,
才一直強調非要碟煞車不可,


又一個一竿子打翻全船的人
DISC 全內線 ,
就是帥啊!
管他重量 性能,
有錢就可以變帥,當然要掏錢出來買阿!
瘦的狠
確實是我狹隘了,人生總是在無盡的追求中度過,只為了極致心中所想。
我只想要全內走線帥就好,胎與框近切齊也比較好看,輕不輕對我影響不大兩瓶水壺就多少重量了
框煞碟煞對於成績說真的影響不大,反正我雨天都不騎車除非活動
碟煞車很帥啊
就是車價比較貴
保養比較貴
C夾碳框,下雨在籃球場.輕易鎖死後輪。
窮等人家沒打算換車
pc8801
下雨的籃球場就是一個滑,鎖不鎖死都一樣吧?
kilroyyick
鎖死沒銷有明顯分別[回報你]


2019年以前的紫南宮都是C夾+低框35mm板輪

2020年開始就換了碟煞 (那年因為小改了路線 Strava就沒連貫紀錄了 不過時間是3:08)

2020~22年用50mm高的

23年用前51後60

今年24年用前後都60mm的

對於破百公斤的我

碟煞可以掛高框板輪又不用擔心下坡燒框

這點就很值得了
單車李
跟我一樣,不是碟煞有多棒,是終於用碳輪再也不怕燒框,90kg+車主
對了
框煞車有個特色
比賽中大集團在減速的時候
框煞會聞到煞車皮燒焦味
味道大家就知道前面在減速了
是一個警告訊號
碟剎車來令都很耐熱
就沒有燒味了
june-sue
碟盤好像可以煎肉,點煙
sn245763
碟煞煞車時會發出異音不也是個警告訊號?
各位朋友大家好

超級久 沒再到單車版了


小弟個人的想法

大家都只是 "休閒騎士"

所追求的一切 都只是 "爽度"

不需要去追究什麼道理/王道/真理...

也不用看什麼科學數據

都只是商人的操作模式而已...

花了你2萬元升級零件
同樣路線 可以讓你縮短1分鐘
或 xx百K活動 從356名變323名
(還是站不上 凸台)
說個白話一點
除了自己"爽" 沒什麼用


碟煞 對煞車力道絕對有差
(但 V夾也能讓你煞死蓋棉被)
(當然 不燒框是最大優點)

C夾也沒那麼不濟

單車發明100多年了

單車用碟煞才 流行幾年
(單車碟煞也發明幾十年了
40幾年前我國小時 就看過了
我爸的一個徒弟就有)

過去數十年來 路就在了

有哪裡騎C夾車去不了的

如果 現在沒流行碟煞

難道你們就不能/不會騎車了?

環法也比了100年了

之前C夾當道 不也是衝...

今天 如果 碟煞賣得比C夾便宜
你看廠商/商人還會不會推碟煞
我能不能賺錢
比你煞不煞得緊 還重要


還是那句話

大家都只是 休閒騎士

騎好玩與身體健康的 不用把命拚

本就不該騎到(下滑)讓你煞不住的情況

你我都不是職業選手 靠騎車維生

騎帥 騎酷 跟得上 就好了

就算是職業的 其實更要小心

不然 大摔一下 職業生涯就沒了...


祝 大家騎車 高興 愉快 平安

1輪50 , 2輪100
MBUSA
通篇讚讚。就是最後的1輪50,2輪100是啥?
TONY1978 wrote:
框煞會聞到煞車皮燒焦味


我騎這麼久是沒聞過C夾車的焦味,不過我搭電聯車都會聞到
kilroyyick
[^++^]只有一次,n年前長下坡。
june-sue
C夾好像還會噴黑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