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Mavic Ksyrium SL
$30000之內可能搞得定
Save the manuals! http://www.facebook.com/pages/Save-the-Manuals/125741200803024
其實板輪大部分的觀念是慣性輪

其實現在很多板輪不是慣性輪

因為配重的問題所以決定很多因素

但不可否認板輪的輪框剛性比較好!
lonelykafka wrote:
推薦Mavic Ksyrium SL
$30000之內可能搞得定...(恕刪)




我本身是使用這個輪組
說老實話
我不怎麼建議
寧願去選 FULCRUM RACING 1
hironari wrote:
我本身是使用這個輪組
說老實話
我不怎麼建議
寧願去選 FULCRUM RACING 1

why?
網路上的評價很不錯啊。
還想說要買一組咧。
FULCRUM RACING 1 +1
全能偏爬坡------- RACING 1
爬坡--------- NEUTRON

以上兩者都有使用經驗
frankhs wrote:
請問一下,一組很輕的...(恕刪)


登山輪要時麼特性?輕?那是一定要的啦!但他也要夠強韌。板輪呢?對抗風阻是他最大的工作,輕巧反而其次。

就Campagnolo的產品來講,HYPERON ULTRA、BORA ULTRA 同樣是雲端的產物但特性就截然不同。

HYPERON ULTRA(管胎框),前輪22根鋼絲/520g、後輪24根鋼絲/700g
BORA ULTRA(管胎框),前輪18根鋼絲/565g、後輪21根鋼絲/740g

HYPERON ULTRA不只輕巧、鋼絲也比較多,因為他要提供更高的強度應付崎嶇的山路帶來的側向加速度,BORA ULTRA減少的鋼絲為了可以減低風阻但所付出的代價就是較軟的結構。BORA ULTRA為何比較重?高框用的材料比較多,所以減少幾根鋼絲以後還是比較重,他的轉動慣量也比較大。

轉動慣量的差異在輪組上是很大的!不要小看他。輪組的轉動不是以一個很穩定的角速度在旋轉,而是接近一個波浪狀的型態不斷的加速、減速,尤其是陡坡重踩的情況之下,所以框比較輕的輪組會有很大的優勢。

BORA ULTRA那神奇的慣性哪裡來的?就是由空氣動力學的表面效應(板輪有較大的側面積)與較高的轉動慣量(高框較重)而來。

HYPERON上風櫃嘴絕對比BORA快,至少1~2分鐘約是3~5%的時間。他們差不到100公克,但轉動慣量差不少,可以明顯感受的到。

http://blog.yam.com/suhumi/article/16417295
我個人會建議使用手編輪,雖然不一定比輪組便宜,但是日後維修比較方便。
既然能修,用起來也不心疼!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auxo&book=98&page=5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MicroGiant wrote:
why?網路上的評價...(恕刪)



SL 的輪框、幅條、鋼絲頭、花鼓皆輸 FULCRUM ( 尤其是花鼓輸最多,若有拆過 SL 的花鼓,就知道為什麼輸最多)
唯一贏的只有快拆,還有外型
若是 2007 的 SL
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它好 (CP 值很高 )
然而以 30000 元這種價位而言
它雖好
卻不是個好選擇
至少個人覺得跑一分與跑零分都比它強 ( 有些地方跑一分賣得比它便宜,跑零分也不會比它貴多少 )
我才用了 FULCRUM 幾分鐘
當下就決定將 SL 賣掉了
suhumi兄您好:

不好意思!我是騎登山車,偶爾逛逛公路車的單元(因為想再敗一部公路車來騎)~

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suhumi wrote:
重量要輕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尤其是在爬坡的路段,輕的輪組絕對有利於速度的提升(恕刪)

如果以同樣的輪組來說~

26x1.95胎重300g的登山胎與26X1.5胎重500g的平地胎,類似半光頭胎(重量皆為單一條胎)

在爬坡的路段(長坡),配哪種胎會比較有利?

因為我蠻重視理論的,而週遭的人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拍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