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SPEED車友一起來報到喔~~

cybastar wrote:
Dear Lites...(恕刪)

買這台車可能有幾個地方要注意
一是,這台車有改款過,所以個人建議不要買改款之前的車
二是,如果你從國外網站上買進,價錢得夠便宜,不然稅金加運費,可能和買新的差不多
三是,如果你的手太小,那麼你可能要裝c牌 或者是sram的零件,但是如果是c牌
因為握把比較長,可能在組車時要稍注意一下,不然可能會組成太大台,未必好騎

至於這台車,台中有車友在騎,定位應該比較偏向登山王
不過改款之後,在平地騎也表現應該不差
LITESPEED2009年在台灣應該會推這台車
因為,目前注意這台車的人滿多的

所以想買這台車和LITESPEED代理商詢問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明年LITESPEED部分車將改款,屆時應該會有一些特殊東西出爐
liutuanee wrote:
買這台車可能有幾個地...(恕刪)


這位大哥真的懂很多, 尤其是對LITESPEED, 他手上很多台LITESPEED的車. 我拿到車架的時候還要麻煩他幫我量一下適合的周邊...

我也是建議跟LITESPEED代理買, 我是因為台灣沒門路也問不到價格才從國外買回來的.
我也是騎LITESPEED,不過是AVIOR,照片如下:



沒有騎到他們家最著名的鈦車,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LITESPEED車友...
hybrids14 wrote:
你好, 最近跟朋友剛...(恕刪)


Dear blockquote:

首先謝謝您的好意,有機會的話一起約騎吧。
小弟我住桃園市,有空也可來這附近的環保公園騎一下。

小弟也是在有公路車後,騎一陣子才發現下坡手一直很酸的原因,若可以的話,您也可以來桃園先試騎我的車(最好是能騎到3小時以上,我是有登山車可以陪您試公路車),這樣您也比較有感覺,目前我的公路車是重約9公斤的鋼管車,DURA ACE九速有改成登山車後變與飛輪,一般騎乘是沒什麼大問題,但若是一直陡降坡的話,DRUA ACE下把會握的很痠。您騎過後也許才能比較出與您的鈦車的差異。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liutuanee wrote:
買這台車可能有幾個地

一是,這台車有改款過,所以個人建議不要買改款之前的車
二是,如果你從國外網站上買進,價錢得夠便宜,不然稅金加運費,可能和買新的差不多
三是,如果你的手太小,那麼你可能要裝c牌 或者是sram的零件,但是如果是c牌

...(恕刪)



關於第一點,個人是想買06年以後的版本。
第二點,個人最近過年時可能會到美國一趟,想把車架當託運帶回台灣。
第三點,個人想用DURA ACE 7950整體套件與CT盤,因為聽說這款的煞便把可加墊片縮短煞車距離。

其實登山王的設定應該是比較適合台灣,畢竟台灣市區多,不適合衝刺,
但是代理商那我也不知如何聯絡,可否PM給我?

還有您所說的"特殊東西",可否告知是什麼?或可能是什麼?
還有台灣的代理商車架比較划得來還是成車?

還有不知這車架最大可用到多寬的車胎?因為想將它改成近似旅行車或CYCROSS的設定,以符合台灣的路況。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cybastar wrote:
Dear block...(恕刪)



另外如果你買GHISALLO車架改成CYCROSS設定
那我個人建議不如是買這種用途的車架
liutuanee wrote:
另外如果你買GHIS...(恕刪)


Dear liutuanee 前輩:


個人設定重要順序如下:
1. 安全
2. 輕量
2. 舒適
3. 好保養

我當然知道GHISALLO車架是不容易改成CYCROSS的設定,但是700C * 25C或28C的車胎還是有可能達到的不是嗎?個人已有家庭,對於下坡是相當的謹慎(之前下坡有摔過,還好人沒事),車胎寬大,抓地力多少好一點,但不知道RACING ZERO可否裝這種寬胎。輕量的要求不用說,小弟體力不好,能少一點重量,爬坡輕鬆點也好。好保養是指不會生鏽,東西耐操,因為個性懶惰,不想花太多時間在保養上。

基於以上考量,不知liutuanee 有何比較好的建議?


Best regards,
Will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cybastar wrote:
Dear liutu...(恕刪)


基本上我不知道你是為什麼摔的
我個人的理解是即便是騎登山車也是有人摔的
摔的原因通常是基於幾個因素
一.車架設定的不對,造成騎乘的角度或高度有問題,甚至座墊的角度也有影響
二.你的輪框太軟,用的是抓地力不足的胎(就跑車來說矽多的胎滾動好,但抓地力
不行,但是膠多的胎抓地力好,磨 損也快,前者如GP4000 後者如維多利亞),所以
不一定是胎寬度的問題,胎的材質問題也是因素,此外框好不好也得注意
三.騎乘技巧,基本上過彎是有一定技巧的,這部分如果熟練了,那麼摔的機率就不會那麼大
當然不要騎太快也是一個要素,老實說,我比你更怕摔,更何況我年紀一大把,老婆孩子,都
讓我對騎乘這件事很慬慎
我想有時間,你可以把你的車牽來讓我看看你的設定
liutuanee wrote:
基本上我不知道你是為...(恕刪)


基本上很簡單啦,答案是三,技術不好。但車速過快也是一個原因。
摔車地點是在屁你牛斯山還是阿爾卑斯山忘了,那時是美國唸完書,工作前順便參加TOUR DE FRANCE的腳踏車旅行團,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煞車也會有過熱的情況。
當時的下坡車速應該是有超過六十吧,但是遇到連續幾個近180度且超過十度的髮夾彎,然後在轉某個比較急轉彎的時候突然煞車時整台車在抖動,但不煞車的話,依本能就知道一定飛出去,最後還是選擇煞到死,人車一起飛出去,還好當時道路旁邊是軟泥土與落葉,且身上還穿著防風外套,所以只有左手軸有點瘀青,車子也沒什麼大礙(當時是跟車團領隊租的車Bianchi,為了我這肉腳,還特別改成三盤),也還好有這經驗,下坡真的也不在逞兇鬥狠,畢竟公路車有極限,且台灣的路況更差。我摔車當時確定接下來五百公尺絕對沒來車,因為視線範圍都看的到來車,但還是摔車,除了車子的極限外,技術與態度也是很重要的。我也很慶幸還能在這上網,而不是當時上報。因為若是在一個比較陡峭的地方的話,後果我都不敢想像。所以從此之後,我公路車下坡反而幾乎都比登山車慢,而我也不想再嘗試了解登山車的極限。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cybastar wrote:
基本上很簡單啦,答案...(恕刪)


下坡速度超過六十啊!那是我想都沒想過的事
基本上,速度越快能夠控制的因素自然會降低
不過如果依照你目前的騎乘習慣
能摔的機會應該不高了
所以----似乎也就沒什麼必要更改設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