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一些相關問題請教一下

題外話...
我昨天去買了一台訓練台Neo 2t (跟我弟合買)
因為在滾輪跟直驅兩者我天人交戰許久
最後還是聽多數大大的建議買直驅式比較好
可是今天我試用了一下
發現幾個問題
這個訓練台本身送一個月的線上軟體使用+zwift1個月
可是我還不敢直接開箱使用...因為還在摸索怎麼使用
第一...為什麼腳踏車架在上面感覺變高了...感覺比較難上下車(一點點啦)
第二...老闆有推薦我另一款免費的訓練軟體,但是非常簡約(沒得選擇路線)
直驅式訓練台真的只有搭配線上軟體才能使用嗎?
第三...因為我跟我弟的車分別是夾煞快拆跟碟煞貫通軸,我們討論完後決定把我弟的車
固定鎖在訓練台上,不然還要不斷地在那邊拆零件也挺麻煩的,可是問題來了,
我以前騎過我弟的腳踏車幾次,我弟身高165我170那個時候還沒什麼奇怪的感覺,
可是今天在訓練台上我上去試騎了一下下,我就感覺的手肘的壓力變大了,騎乘
姿勢也變得不大舒服,我後來有去量測一下兩台車的龍頭,我弟的90mm我的120mm
感覺上我那台車騎起來還比較舒服一些,可是以前我借騎他的車的時候也沒這麼明
顯的感覺呢請問我可以這樣繼續使用我弟的車子騎訓練台嗎?因為我也不清楚是不
是我訓練台沒有架設好還怎樣呢?
第四...有沒有推薦的訓練軟體可以使用呢?
孤單滑鼠 wrote:
所以我如果去做完fitting也有可能因為日後我鞋子損壞更換不同款的鞋子


不會. 因為你的腳踏位置已經被固定卡在踏板卡扣和鞋子卡扣上面了,那個位置是不會變動的.

你就算換了別的卡鞋,它們之間的厚度相差極為有限, fitting是不會變的.

如果你沒有上卡,你腳放在踏板上的位置多多少少會不一樣,穿不同的鞋子也會差別比較大.
孤單滑鼠 wrote:
有沒有推薦的訓練軟體可以使用呢?


Zwift不就是訓練軟體嗎?

訓練台軟體很多種, 你每種都可試試看,也都有免費使用期(大多是一個月),交互使用的話就可以好幾個月都不用付費了. 我沒有全部都用過,畢竟我還是比較喜歡在室外騎. 訓練台的話我必須說我很懶.

它們包括:
Zwift
Rouvy
FulGaz
TrainerRoad
The Sufferfest
Xert
VeloPro
RGT Cycling (免費的,連試用期都不用)
孤單滑鼠 wrote:
題外話...我昨天去(恕刪)


老闆有推哪款免費的? 方便透露嗎?
孤單滑鼠 wrote:
第三...因為我跟我弟的車分別是夾煞快拆跟碟煞貫通軸,我們討論完後決定把我弟的車
固定鎖在訓練台上,不然還要不斷地在那邊拆零件也挺麻煩的,可是問題來了,
我以前騎過我弟的腳踏車幾次,我弟身高165我170那個時候還沒什麼奇怪的感覺,
可是今天在訓練台上我上去試騎了一下下,我就感覺的手肘的壓力變大了,騎乘
姿勢也變得不大舒服,我後來有去量測一下兩台車的龍頭,我弟的90mm我的120mm
感覺上我那台車騎起來還比較舒服一些,可是以前我借騎他的車的時候也沒這麼明
顯的感覺呢請問我可以這樣繼續使用我弟的車子騎訓練台嗎?因為我也不清楚是不
是我訓練台沒有架設好還怎樣呢?

簡單來說,不行,165身高的設定(即使假設車架尺寸一樣,而且這點本身就不太可能)與170的設定完全不一樣,單車世界是用秒和mm來量度的光是龍頭就差30mm了,隨時車架也是小一號的,你隨時比原本的設定少了40mm的伸展,彎把也可能比較窄,不可能合適

歡迎加入單車世界這個黑洞你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買了一個東西,那個東西至少會帶給你另外一個問題,然後無限loop~
卡鞋鞋底的規格大致是相同,所以換鞋不大需要重新調整。

但是運動鞋可能就會有差,像慢跑鞋跟籃球鞋的鞋底厚度就差很多
車褲也會有差,所以有的fitter 會希望把車褲一起穿去fitting

只是看著牆踩踏訓練還蠻無聊哦,所以會推薦互動式訓練軟體,可以有路線跟其他人一起
比較常聽到的
Rouvy: https://rouvy.com/en/
免費14天體驗,可以先去玩玩看,我之前是電腦接到電視去看,蠻有趣的
Zwift: https://zwift.com/
可以用送的體驗一個月玩玩看。
兩者有些差異,收費方式也完全不一樣,看個人喜好

另一個比較少聽到人說的,海盜版Zwift
頑鹿競技
免費的,品質沒上面2個好,聊勝於無

騎訓練台手叉腰也可以騎,只要好踩就好,不然把手把換成羊角把或三鐵休息把也很方便
孤單滑鼠 wrote:
第一...為什麼腳踏車架在上面感覺變高了...感覺比較難上下車(一點點啦)


你是不是沒有搭配前輪墊來使用?




孤單滑鼠 wrote:
直驅式訓練台真的只有搭配線上軟體才能使用嗎?


答案是不用。

想要做系統性訓練的話,這裏有人多飛輪訓練的視頻的鏈接,看著電視跟著做就行了。


孤單滑鼠 wrote:
第三...


應該是脊椎壓縮導致不適吧?樓上好像有大大反應了。還是建議騎自己的車以免造成運動傷害。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爲沒有搭配前輪墊車子往前傾?


Monte920 wrote:
第四...有沒有推薦的訓練軟體可以使用呢?


就 Monte 大大列舉的。我自己感覺現在主流是 Zwift 跟 The Sufferfest。如果玩 Zwift 的話可以先用裏面的程式計算 FTP,會對以後 Zwift 的訓練很有幫助。

之前提到的 Zwift Offseason 12 星期菜單。App 裏面有這個訓練菜單。
双旋鈕會比較合腳,但是單旋鈕也不錯了,重要的是鞋型合不合自己的腳型,都買這麼好的車了,也沒有女友小孩要養就全部都攻頂了,像你這樣爬山常定桿還是選SPD卡踏+Shimano SM-SH56 SPD隨時都能脫卡比較沒危險性,鞋買CX用的像SIDI MTB Tiger SRS Carbon, Fizik Infinito x1, Shimano XC9 就是像一般跑車用的那種但有鞋跟的,重量輕鞋底又硬又能短距離行走的
Monte920 wrote:
不會. 因為你的腳踏(恕刪)



看樣子有沒有穿卡鞋的差異就差在這了
那沒關係,反正老闆說不收錢先幫我調整看看
看看調整完有沒有差異
Monte920 wrote:
Zwift不就是訓練(恕刪)


是啊,我的意思是說有哪些款式可以使用
因為都沒有用過,想知道有沒有推薦的
原本我以為智能直驅訓練台可以用手機連線調整阻力
但是我好像搞錯了,必須使用app才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