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umi wrote:若您可以一段時間握下...(恕刪) 以我目前的前況,長時間握下把的機會,只有在長下坡比較有可能,不知suhumi 大的一段時間是多長?有沒有可以提供的數據?坐艙空間取決於車架上管長度、龍頭長度及坐墊的高低前後,總不能老把坐墊打最後,或換後傾角度大的坐管來解決。我所接觸到的fitting重點只有一個,就是坐定後,曲柄打水平,膝頭垂直線通過踏板軸心。由此原則,來調整坐墊的前後,進而調整龍頭長度。
如果按照cervelo 的觀點, 他家的車架在設計時主要是以把手 - 坐墊 - BB 這三個點為Fitting 的重點 ... 請參考一下 - Proper Bike Geometry for All Sizes 中的 This tech presentationhttp://www.cervelo.com/content.aspx?t=Company&i=WhitePapers#1
yoben wrote:以我目前的前況,長時...(恕刪) 建議您可以試試其他FITTING的方法。我遇到太多車友不適用膝蓋~踏板軸心...的這種調教方式。至於長時間下把位該是多久?至少1、20分鐘以上吧!座艙設定的參數除了座高(BB-Saddle Position)、伸展(Saddle-Handlebar & Handlebar reach)之外,座椅的後退(Saddle Setback)主司平衡,這才是一切的基礎。至於為何座墊總是會調到很後面的位置?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東方人與西方人的身型差異。恭喜您有一台新車,趁這個時候多嘗試一點不一樣的設定也可能是一種收穫不是嗎?紙上談兵總是會有點落差,但我想該講的也應該差不多了。
suhumi wrote:建議您可以試試其他F...(恕刪) 很高興fitting 的這個問題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視。也謝謝 suhumi 大的指教,您有完整的設備跟知識,當然對fitting 有更深,更完整的看法。設備的背後必然有其原理跟法則,否則便很難說服車友,這部份我就不清楚了,因為一般車友,不會為了騎車而去添購fitting 的設備。
yoben wrote:這次永不放棄塔塔加賽,騎這台跑出3個小時半 的成績,那種感覺真是令人難忘。一直衝到終點才爆掉,不是爆掉才到終點,爽。佑佑 總成績挑戰組第九名!總成績挑戰組第九名!總成績挑戰組第九名!幫賽肥羅小隊的看板人物打個廣告!
九彎十八拐北宜賽~~第四名喔~~恭喜恭喜ps.小弟的powertap功率計花鼓已經到囉,接下來等crono formula 20的框到就可以編起來用了舒迷大和朱總那邊小弟都有去拜訪過~~兩位專家的設定我都在坐弓上做了記號~龍頭我已有9-10-11三款了等功率計能用了,或許會分別用兩個設定,各在常鍊的平路或山路上測試,看看何者較有效率至於結果~~看情況吧~~比較可能就只放在自己的部落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