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qsz wrote:
C/T盤配 10速 飛輪13/25 ~13.14.15.16.17.18.19.21.23.25
小弟剛好是這樣的配置~"~
平路加速非常的流暢,齒比綿密無比,尤其是高轉速的狀態~~
我有上去看
那個好像是外國
多少錢????



我先問店家看他有沒有進
~~~~~~~~~~~~~~~~~~~~~~
我不太建議換
你看:
..............13...14...15...16...17...18...19........21........23........25
11...12...13...14...15..........17..........19..............22..............25................28
落差太大了!!!!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Fred5555 wrote:
我是剛從登山車轉公路車,S牌105,50/34CT盤+11~25飛輪,以騎山路居多
目前爬了2次陽明山+1次風櫃嘴,坡比較長一點\陡一點就覺得34配25不太夠用
雖然時間上比登山車快,但...比較喘,沒辦法像登山車龜速慢慢騎上去~~肉腳
想說把飛輪換成12~27,且這顆飛輪有16T在平路上齒輪比也較綿密
有大大的飛輪是從11~25換成12~27嗎? 可以分享一下更換前後騎山路的差別嗎?
PS.11T真的沒什麼用到+++1
...(恕刪)
大大我跟你的症頭一樣,原車配105,50/34CT盤+12~25飛輪
陽明山+風櫃嘴,坡比較長一點\陡一點就覺得34配25不太夠用
後來我去找了一顆CS6700挖地瓜11-28飛輪
(原廠不建議這樣用,除非後變也換挖地瓜RT6700以上)
不過我還是硬換了,後來又爬文看到11-28中間的齒比落差太大不綿密,效率不好。
11-12-13-14-15-17-19+21-24-28,看一看少了16T..
我就惡搞把105的前七盤12-13-14-15-16-17-19(中間只跳了18T,S牌10速好像很少看到18T),加上挖地瓜的後三盤21-24-28
我是以為肉腳如我若用到後三盤時,那時候也顧不得齒比綿密的效率了

而有28T得到的好處就是我今天去騎P字道~
第二P跟第三P都沒落地(用25T時這兩P都落地
)版大要不要也試試混搭,也許可以兜出喜歡的組合
㊣三重YA騎團㊣-精神同在組
小的不才今年剛過40
換公路車時被dura-ace吸引,直接下訂(當時只知道是標準盤根本不知是那一套的飛輪組)
第一次上路後覺得每一齒的差距並不大致心中開始產生疑問
回到家開始詳看我的綿密標準盤:12T~23T(那A安耐!車店老闆是故意不說的因為他希望我藉此練腳力!)
之後車開始閒置
自己則展開一連串計算齒比啦爬文啦一心想要找個可以救命的方式
直到最近把車拉到山路實測
竟得到一個不變的真理--將體力充分的運用才是實在的!(不是嗎?否則飛輪組會換不完的!)
上坡時裝了卡踏的雙腳相信沒有人會想脫卡下車用牽的
既是如此就只有硬著頭皮上囉!
39/23齒比1.69
到現在反而漸漸地習慣重踩上到山頂(因有卡踏所以踩踏拉提可以互相提升前進的速度!)
你覺得呢!?
別再專研紙上功夫
練一練
習慣了就什麼盤都不用換!
PS:家住北部所以沒機會參加海角97KM希望明年可以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