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數據差這麼大
那是否代表上管差1公分不會有太大差異?
小的還是覺得選車架時
上管會比立管重要也
↗∥×塔悠≡∥┿ wrote:
那些數據差這麼大
那是否代表上管差1公分不會有太大差異?
小的還是覺得選車架時
上管會比立管重要也


數據是統計出來的模型所算的結果

不同型態的不同設定

還牽扯到時代的演進與生物力學的進展

雖然是三種數據,但是不是完全符合每個人用的

每個成人不會變的大概只有乘坐點對BB的相對位置

選個中庸一點的車架讓自己有機會多嘗試不同的座艙設定

騎車的路可以寬廣點,比較好








有效上管的確比立管重要
aquarous wrote:
另外,如果是正常車架
立管角75度的車架極小
立管角73的車架大
不可能會有一樣的上管長...(恕刪)

FUJI最小尺寸還有做到76度的...
BH, Cervelo最小尺寸也都有73度的
有時候光看上管長跟龍頭長, 一定調不出該網站建議的大小
譬如FUJI的話, 上管510立管76度的車, 換成Cervelo的, 上管要長2~3cm才會有相同乘坐空間
↗∥×塔悠≡∥┿ wrote:
那些數據差這麼大那是...(恕刪)

那些數據真的不用太斤斤計較, 基本上只是參考, 實際上要調出一模一樣的設定很難
除了沒有車架角度, 也沒有列出坐墊不同造成的差異
不一樣的坐墊也會有不同的甜蜜點設定
舉例來說, 網路上可以找到san marco坐墊的幾何設計
以ponza與zoncolan這兩張來說, 調整出來的saddle setback就會不一樣
如果以zoncolan來調出eddy fit, 那坐墊真的退的太後面了, 因為zoncolan坐墊鼻尖到甜蜜點有204mm
反觀ponza來調出eddy fit就不會太奇怪, 因為ponza鼻尖到甜蜜點是194mm, 兩者有10mm的差距
還有更主觀的項目在, 譬如A君覺得zoncolan應該坐前面一點比較好坐, 但B君可能不這麼想....

基本上, 自己覺得舒服就好了
若自己連感覺都說不準, 才需要去fit別人套公式算出來的數據
meridian wrote:
FUJI最小尺寸還有...(恕刪)


好吧...你說動我了

你剛好舉出業界最極端的例子

Fuji 76度立管角那根本是三鐵車

而Cervelo是個設計的極端

我真的不知道他的車為什麼這麼堅持平行四邊形設計

最小的車架73度立管角意味著他的鍊支叉極短...這樣當然傳動好

不過穩定度以及維修的難易度上卻大打折扣

其實我覺得身高小於160cm真的不要騎700C公路車

去找一輛以650C為基底設計的車比較好



但...

其他市面上的車,基本上還是遵守大車立管斜&小車立管陡的rule

身高165cm以上的人在車架選擇方面是餘裕很多
老史 wrote:
(抓下把的時候,我手軸都跟膝蓋交會了)

握下把屈身,膝蓋在手肘內側,這應該都會吧..
太過勉強...不如讓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