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ual0612 wrote:那是你好狗運!因為氣打的比較飽...(恕刪) jackual0612大小弟只是提出個人想法與經驗大家互相研就罷了用詞遣字應該還算得體吧至於小弟的氣嘴是緊是鬆應該也沒礙著你才是你又何必做人身攻擊哪?我們就純研究好嗎不要攻擊人身啦感恩嘿~~~
鐵弟 wrote:我怎麼記得我之前買馬...(恕刪) 最近找離家近的賣家換了 馬牌 Travel Contact 1.75 + 內胎 Tour 26"當時回家後才發現前輪氣嘴蓋是能蓋得好好的…但是後輪卻變得蓋不起來了 = =a原本以為前後輪氣嘴長不一樣是框高的緣故,但是查了前後輪框上的型號,發現都是 599x19mm所以改去問賣家內胎型號是不是前後不一樣…(因為當天在等賣家裝胎時,並沒有很專心盯著他OTL)不過,賣家是說都是用 馬牌 Tour 26X1.25~1.75最後受不了把內胎拆出來看,的確前後輪都是一樣的 馬牌 Tour 26X1.25~1.75兩條內胎的氣嘴也一樣長沒問題!後來在裝回內胎後發現…前輪後輪前後輪氣嘴長度變成一樣了!!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看來八成原本前輪的內胎是給我折到了吧ヾ(-_-; )不然怎樣才能讓氣打滿又可以把氣嘴藏了5mm到框內…馬牌內胎也真強!昨天這樣子給我騎出去有了10KM還好是前輪壓力比較小吧…如果是後輪難保不會當場給我爆胎OTL
要不要鎖緊不是問題的重點,事實上也不需要鎖緊,它的重點是在要打氣時讓內胎的氣嘴不會沈下去,法式大部分都有,目前有出無螺紋的,但我還是要買有螺紋螺母的,因為對我而言好不好用就在壓入打氣筒氣嘴時就靠它頂著,就是這點好用,美式嘴也有出螺帽的,但比較少見,之前為旅行車買美式氣嘴內胎就剛好買到有螺帽的(好像馬x牌的都有)。PS螺母(帽)不是氣嘴蓋哦!
jackual0612 wrote:如果你不信邪 那就記...這種破在氣嘴旁邊是無法補胎的整條內胎直接退役 .....(恕刪) 這種破在氣嘴旁邊的破法......大多數是氣嘴孔邊緣過於銳利或有毛邊造成,在打飽氣與自然消氣過程中,不斷重複摩擦而破損....那個(螺圈)鎖到最緊,破的機率愈高,不鎖還是會破只是時間問題罷了.根本做法.....拿把小支圓銼刀把輪框內氣嘴孔邊緣修一修再用細砂紙磨一磨讓它變圓滑,那個(螺圈)鎖適當緊就好,氣嘴孔邊緣修過會不好看...看個人技術.另一方法.....不修氣嘴孔也可以,拿一塊補胎片,中間挖一個比氣嘴小一點的洞,黏在氣嘴上防止邊緣摩擦......個人心得,參考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