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力道f產生的剎車減速度=f/m,所以越胖的
f/m越小,減速越慢,才有這個錯覺?
翔葛熊 wrote:
我也很想知道越重的下...(恕刪)
linklist wrote:
輪組車架跟騎士的比例...(恕刪)
aireva11 wrote:
剛性好的輪組/車架的訴求一般會是抗扭能力比較好
讓騎乘者在過彎、以及大扭力輸出(抽車)的時候有比較低的形變,可以有比較好的操縱感
相對的,剛性較低的輪組與車架則會在同樣的情況下有較多的形變,所以過彎與抽車的偏移量會比較多,操縱感會相對的感覺遲鈍
BUT......
1.其實金屬與碳纖維材質的形變功率損耗是很小的,當受力的同時,材料本體也在儲蓄功,然後會反彈回去,這之間的功率損耗其實很小,所以騎起來很軟的車,也可以騎的很快,頂多只是操縱感比較差而已,但相對的彈性較好的車騎乘感也會比較舒適
2.在高速的環境下,其實不太會有瞬間大扭力的輸出,不會像低速靜止的時候忽然加速的時候,會有大功率的扭力在短時間內輸出
所以車體與輪組的剛性,在里程數越長的條件下,差異性會越小


程一田 wrote:
有個朋友,體重接近百公斤,是個作系狼
他的車,美利達公路鋁車,15公斤重
騎平路,均速30以上,沒問題,百公里平路,要快三個小時
這樣有沒有慣性?我想應該有
另外一個朋友,體重六十出頭,碳纖公路車重七公斤
上武嶺,四個小時出頭
這樣有沒有慣性?應該沒有
因為把這兩個朋友擺在一起看
平路上大家都會輪車,都會一起等,沒啥差別
重的朋友,上坡是比較吃虧,但是平路,輸出特強
輕的朋友,平路跟車,上坡就不需要破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