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ne1739 wrote:我比較好奇的是......(恕刪) 時間: 3:51:39移動時間: 3:50:44經過時間: 4:20:24平均速度: 31.0 公里/小時平均移動速度:31.1 公里/小時最高速度: 214.8 公里/小時想必是跟在高鐵後面輪車了....214公里,果然是平路最強~~~我估計是休息了30分鐘...但這30分鐘竟然沒有讓平均速度與平均移動速度差距變大...這不科學啊....
R-sys的前輪風阻本來就相當可愛,比32H圓鋼絲有更大的風阻。2008年當時還只有7850-C24-TU,可以當作後繼的9000-C24-TU參考畢竟沒有大改款。不過沒關係,反正只要買的人覺得好騎就好,這些東西看看就好。
一團一團 wrote:嗯由上表第一名的zi...(恕刪) 打折一半(概算35km/h)來算大概8w,對一個出力240w的人來說大概3.3%,真的不多。你有興趣可以算算看爬坡時車重要輕多少kg才能省8w。所以換個新輪子可以爬坡差5分鐘的神奇效果真的不知道哪來的,神奇的。
http://connect.garmin.com/activity/435684308我剛好就是你講的那種240w騎士那張圖很好玩,幾年前看過就覺得很可愛,定速50kph...近年幾乎講空力的單車零組件都會把事情放大放大時間 (40km ITT)或是高速巡航 (over 40kph),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不這麼做的話效果出不來 @@所以,我們講實務一點,能連續1小時節能8w 我可以在台灣幹嘛?如果是ITT 1hr的話,應該是有機會節省1min,但...除花東要單飛之外好像用不太到你看上面那個連結,西濱1小時TTT均速44kph,躲進集團裡面是瞬間60~80w不見從這個觀點來看團騎,我看不出輪組在空力上的效益,更別談要連續1小時或是定速50,這中間可能腰痠挺個胸就全部還給自然了當然,如果車手能做到空力姿勢1小時,我佩服他,他是真的需要care 這8~17w,而且是在240w 1hr的情況下Merida Reacto EVO補上這個影片,3:40 Merida設計總監說了,定速50下 10w的差異是 4%的效益,這對他們來說是輸或贏的差別,爭取以秒來計的成績
linklist wrote:爬坡看的不是重量嗎?...(恕刪) 同樣從能量節省的觀點來看,風阻給予的影響其實不小,人+車總重80kg來看,240w出力剛剛好是3w/kg,從爬坡來看要從重量省8w,至少要減輕2.6kg,大概是3萬跟30萬的車子重量差異。所以你可以算算減輕500g能省多少功...R-sys輕下來的重量爬山省的功,以這樣的風阻表現平路就全部吃回來了還倒貼一下。不過這些東西都是很無聊的數據,大家都是騎快樂的不是嗎?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