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orn293 wrote:我有一個疑問立管角...(恕刪) 我以前計過用sin,cos得出0.5度*60-70cm 前後只差別4.6mm-5mm內只要誇高不是74cm內問題不大小過,就要小心選車(那些71/72度的外國車無望)
瓦斯槍 wrote:你這就進入盲點啦一...(恕刪) 同一個人,同樣的肩寬,同樣的把手,同樣的drop,同樣的坐墊高,同樣的大腿長形成同樣的坐墊後推量,本文的重點在上管差20mm但依照stack與reach來看,實際沒差那麼多,我覺得你沒看清楚本文的要表達的,我們是否就此打住吧!
jamesol wrote:同一個人,同樣的肩寬,同樣的把手,同樣的drop,同樣的坐墊高,同樣的大腿長形成同樣的坐墊後推量,本文的重點在上管差20mm但依照stack與reach來看,實際沒差那麼多,我覺得你沒看清楚本文的要表達的,我們是否就此打住吧! 老兄啊,你這樣就不是討論事情的態度啦車子買來,多少都會換車上的零配件當你把所以客觀條件都固定下來,只單純看車架大小,自然就不會有你所說【車架差20,龍頭也要差20嗎?】的這種問題因為你根本不考慮騎乘者的跨高、手臂長、上半身長..等問題也罷,車子自己選,爽就好我今天願意花時間分享,就是因為我自己實際騎過S與M兩種尺寸
傷港人 wrote:我以前計過用sin...(恕刪) 沒錯,大概就是差這麼多,這個差距坐墊都可以前後調整回來!其實座管角度不太是重點,當然角度小通常比較偏上坡設定,但如果個人騎乘習慣一樣的話,那不管你騎什麼做管角度的車子,你的坐墊都應該調整在相同的位置,除非你今天比三鐵用休息把所以把坐墊往前推!!
瓦斯槍 wrote:老兄啊,你這樣就不...(恕刪) 因為我們有點雞同鴨講了啊!不要討論下去會比較不傷感情啦!當然您說的手長身長跨長都是挑選車架的考量,但我現在講的是同一個人要選車,如果像我一樣身高171cm跨高80.5cm,大概沒有人會說我可以考慮騎M,因為M上管555mm,我是要挑戰這個迷思,重點在於這個上管的數據其實並不具備實際參考價值,stack跟reach才是重點。而reach與stack也已經反映了頭管角度,至於坐管角度除非太大,否則在73度上下0.5度,都沒什麼差異,坐墊都要調到定位!
jamesol wrote:當然您說的手長身長跨長都是挑選車架的考量,但我現在講的是同一個人要選車,如果像我一樣身高171cm跨高80.5cm,大概沒有人會說我可以考慮騎M 所以我前面不就有說了龍頭放短就好了呀,至於是否要短到差距20,就看自己的選擇嘛有雞同鴨講嗎?(6cm是個小誇張舉例,你太認真了)你這種身高騎M的我看多了,沒有不能騎的問題,但有些又看到我騎S的,就跟我說【你的設定很好看耶】知道問題在哪了嗎?
瓦斯槍 wrote:所以我前面不就有說...(恕刪) 我這身高騎M的我還真沒遇過,不過我這篇的重點在透過reach與stack的數據,M跟S沒差到上管標示的差距20mm那麼多,僅止於此,其他當然是選擇問題,你的身高騎S,落差可以拉到這麼大還騎得下去是讓人羨慕的!
小弟正是在 S M 尺寸之間難以抉擇的新手之一爬文了很久,都是S號的建議居多,自己也覺得S號應該剛好逛了不少店,老板目測也都建議我S號的原本下定決心要買車了去了車店,做了簡易的fitting,電腦建議是卻是M這下真的兩難了小弟身高173,跨高81,柔軟度差前幾天特地跑了一趟日月潭,租了TCR-M號試騎就像樓上前輩說的,變把距離我好遠、好趴撐不到一公里就回去換了TCR-S號的車架S號握變把因為比較近所以騎起來比較舒適,但是握下把又趴到不行...難道我不適合騎公路車..真的好灰心請前輩們給小弟一個建議吧
jamesol wrote:我這身高騎M的我還...(恕刪) 可以去看看merida的xxs和xsxxs tt是515, xs是518但xxs的reach比xs還要長不一定s比xs大剛好我兩架都試過,其實差別只有車頭高度,其他分別不大tcr的s和m我也有朋友借我玩過如果s是配90/80的話, m配過70也是可以的座倉設定一樣差別是m的車頭高了1.5cm很舒服,活像Defy只是,6/70mm的龍頭,你能接受世人打量眼光嗎?
nan0827 wrote:小弟正是在 S M...(恕刪) 理論上,defy才是你所需但名氣行先,世俗眼光下S吧我171-172, 現在用S(長途很好,沒大問題)但下一架會改用XS,因為我需要落差加大去比賽短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