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這個車廠之前也有代工SPECIALIZED的車架
根據美利達內部對這家車廠的評價是認為---
這家廠的技術還沒有由它分枝出去在廈門設廠的另一家車廠好
KUOTA的車很早在台北的色彩就有擺
有一度也成為代理商清倉的對象
不管是網拍或者車店都出了不少它的廉價車
當時賣到整車五六萬的大有人在
根據我對車廠技術等級的了解
這家代工廠的車架從ORCA開始因為下管做的比較粗
五通和下叉的強度無形中也增加了
但是如果以其他車廠碳纖車來做比較的話
只能說它的高級車已可進入一級車的程度
但是如果以碳纖頂級車來看
則它還沒有達到頂級車的境界
我個人的看法是現在的碳纖車太強壯了
一點也沒有之前碳纖車秀氣的感覺
這應該是從CERVELO開始所創下的惡例
為什麼EXTREME C TIME VXRS要賣到那麼貴
還是有一定道理存在的
TIME VXRS Ulteam: $4,955.00
Colnago Extreme C: $4,325.00
http://www.wrenchscience.com/Colnago/Extreme+C/Road_Bikes/Frames.html
Cervelo SLC-SL - 2008
Frameset: $4,499.95
http://www.categoryonecycles.com/prod_info.php?prodname=cervelo-slcsl-2008-cat1
這三台價錢上是差不多, 就製作而言Colnago, Bianchi, Cannondale(Super six, only partial), Look 595 and Time 都是用lug對lug接合. 所以我在想這種製程會不會不適合作成粗大的管形!!
而且管形作的oversize的車廠也越來越多, ex: Trek Madone, Scott CR1, BMC SLC, Cannondale supersix, Orbea. In my opinion, oversize的管形可能吸震效果較好. 此外,碳纖技術最強應該是美國例如Arantix http://delta7sports.com/products.html
不過以上言論 No offense XD
Kuota KOM frame重大約900g, 但如何削掉重量呢?? Down tube and Top tube 管壁 very thin!! 但Kuota 表示此Frame 已通過各種安全測試!!
Pro:上坡與下坡表現優異,尤其KOM像一隻下坡能力超強的野獸, 且是一台使騎乘舒適的一台車!!
Con: 兩極化的外型..
文章出處: Cyclingnews
http://www.cyclingnews.com/tech.php?id=tech/2007/reviews/kuota_kom07